職業電競行業屬于名副其實的吃“青春飯”行業,選手的“黃金年齡”非常短。
據報道,成都一家電競教育機構里,一年能招收100多位學員,他們多多少少存在厭學、沉迷游戲等問題。而經過專業培訓與各類模擬比賽,大部分人最后都能認清自己與職業選手的差距,回歸現實。這樣的培訓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即“電競勸退”業務。
前不久,一名10歲出頭的小學女生對我說,她有顏值,電競打得也不錯,她想打職業電競,不想繼續讀書,但爸媽不理解她、不懂她,很苦惱。對這類孩子,顯然很有必要送進“電競勸退”培訓班進行現實教育,讓他們認識電競行業的殘酷。
隨著電子競技列為體育項目,職業電競選手成為運動員,加上動輒年收入幾百萬元,明星選手年收入過億元,對青少年人群形成巨大的吸引力,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尤其是從小愛玩網絡游戲、手機游戲的青少年,想走職業電競之路,把當職業電競選手作為人生理想和職業追求。這本身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一個選擇,不必視為洪水猛獸。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青少年盲目進入職業電競行業,甚至把走職業電競之路當成厭學、沉迷網絡游戲的擋箭牌,這非常不利于個人健康成長,危害巨大,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不同于普通玩家玩游戲,職業電競行業屬于名副其實的吃“青春飯”行業,選手的“黃金年齡”非常短。RNG電子競技俱樂部英雄聯盟戰隊負責人阮琛曾表示,電競業從業者年齡通常在14歲到25歲之間,“黃金年齡”在15歲到20歲之間。這個年齡段正是一個人的學習成長階段,一般在讀中學、大學。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如果選擇走職業電競之路,意味著將放棄學業。另一方面,職業電競不僅需要努力、拼搏,還需要天賦,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當職業電競選手,職業電競行業的淘汰率非常高。
處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在沒有受過足夠學校教育的情況下,進入職業電競行業,結果又被行業淘汰,重新回歸“社會”,他們不僅“三觀”可能有問題,而且沒有一技在身,甚至缺乏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有了“電競勸退”業務,可以通過疏導的方式,幫助那些并不適合走職業電競之路的青少年認清自己,回歸現實,減少乃至避免青少年走人生彎路。“電競勸退”實質上是給青少年盲目入局打了一針清醒劑,應當成為電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