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后“開門紅”似乎較往常提早了一些。以紡織行業為例,受益于原油、PX(對二甲苯)、PTA(精對苯二價酸)等大宗原料的價格上漲,化纖原料的價格迎來大幅普漲,也迅速傳導到了整個行業,引發全線調價。
中國紡織制造龍頭企業恒力集團化纖銷售部門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春節后,集團的民用絲主力產品每噸上漲1000~1500元,工業絲產品則每噸上漲約1000元,漲幅都在15%左右,是近年來漲幅較大的一次。
和往年一樣,恒力工廠的機器在這個春節假期沒有停止轉動。在就地過年的倡議下,今年企業留下過年的人員達到了九成,也讓企業的訂單在春節前后出現了集中爆發。該負責人表示,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了3~4月,需要加班加點地趕工完成。
對于產業鏈布局較長的集團以及比較集中的上游企業而言,漲價相對容易。但傳導到分散的下游,漲價則變得有些尷尬。
“我們生產的坯布只能象征性地漲一點,客戶不大愿意接受漲價。”作為恒力的下游企業,生產面料的蘇州吳江偉華紡織有限公司經理李昌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面料產品的價格肯定不如原材料的漲幅那么大,按照不同品種,他們公司最高的漲幅也不超過15%。
蘇州吳江的盛澤絲綢化纖指數監測和發布平臺——綢都網副總經理沈劍稱,在節后原料普漲的情況下,市場上的面料企業也紛紛調高了價格,甚至出現了超百家紡織企業抱團漲價的情況,但漲幅總體來說并不算大。另外,和下游數萬家的企業基數相比,即使百家抱團漲價也很難與上游集體漲價相提并論。
安徽省服裝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孟卓的一句話透露出下游的無奈:“原料漲幅明顯,但現實中,九成的客戶都在要求降低價格。”
全球疫情下,外貿訂單從2020年下半場開始出現普漲。節后原材料的大幅上漲,可能擠壓部分紡織企業原本就微薄的利潤。
“接好的訂單價格調不了,只能內部消化。”廷鎂創智(浙江)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方雨興告訴第一財經,他們節后采購的面料漲幅在5%左右。不過,根據他的經驗,每年節后開工時都會有一個漲期,到了3月中旬估計就會有所回落。
在沈劍看來,原材料上漲對于企業的利潤而言,影響是動態的。由于多數企業都會在過年前備貨,節后的這波漲價反而給了面料企業適當調價的理由,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去庫存。
中國綢都網監測的數據顯示,江浙地區織造庫存維持在41天左右。而漲價可能會讓短期的供應更緊張。“原材料漲價的時候,企業備貨的積極性會更高,越漲拿貨越多。”就市場而言,根據沈劍他們的初步調查,今年面料企業的訂單情況會比去年好一些,“有些企業在春節假期沒結束時就開始接單了”。
不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讓客戶下單的頻率增加,規模則有所下降。
原材料漲價會否持續,成為業內更關心的話題。恒力集團化纖銷售部門相關負責人認為,節后這波原材料的上漲,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是成本端支撐,全球貨幣寬松,導致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第二是需求端樂觀,國內疫情控制得好,國外隨著疫情逐漸控制和疫苗推廣,大家也越來越看好整體經濟的復蘇;第三則是就地過年政策,促使下游紡織廠較往年更快地實現了復工復產。
隨著人們對于全球經濟復蘇的預期增強,國際油價需求預期持續升溫;疊加美國主要產油地區得克薩斯州的頁巖油生產因嚴寒天氣而遭受重創,從而打壓了原油市場供應,WTI原油期貨價格突破60美元/桶。高盛預測稱,布倫特原油價格將在2021年中達到每桶65美元。
不只是油價持續抬升,受經濟復蘇和全球各主要經濟體貨幣寬松政策的影響,春節期間,海外商品市場大面積飄紅,國際銅價等大宗商品也連續創下新高。
成本端有支撐,需求端也在復蘇。恒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丹提出,隨著全球疫情得到控制,運輸逐步恢復,大宗商品的價格將會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