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都會給孩子報線上課程。去年以來,線上培訓順應了防疫需要,迎來了迅速發展的機會。但是線上培訓行業魚龍混雜,虛假宣傳、關門跑路事件頻發。你給孩子報了線上課程嗎?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523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7.2%的受訪家長給孩子報了線上課程。選課時,受訪家長考慮最多的因素是試課效果。對于線上課程,受訪家長最擔心的兩個問題是影響孩子視力和互動性差。95.2%的受訪家長希望加強對線上培訓行業的監管力度。
87.2%受訪家長給孩子報了線上課程
家住北京的鄭子惠(化名)有一個8歲的女兒,最近她正在忙著給孩子報線上輔導班。“我主要想給孩子報英語,最近發現某平臺12課時的英語班都報滿了,1對1的班更是難找”。鄭子惠說,她以前不太關注線上教育,總覺得效果不好,但因為防疫需要,孩子目前只能在線上上輔導班。
“這兩年,我感覺周圍給孩子買線上課程的家長變多了。”在石家莊某縣居住的田麗(化名)告訴記者,孩子今年10歲,在其他家長的推薦下,她關注了幾個K12教育(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編者注)平臺,準備給孩子補補數學。
調查顯示,87.2%的受訪家長給孩子報了線上課程。受訪家長給孩子選線上課程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試課效果(61.5%),接下來是品牌知名度(53.4%)和老師知名度(53.4%),周圍人的推薦(49.9%)也是受訪家長考慮較多的因素。
給孩子選線上課程,受訪家長還會參考打折促銷活動(23.8%)和廣告(18.9%)等。
“雖然在線教育的廣告遍布車站廣告牌、電梯間、綜藝節目等媒體,而且幾乎都是標榜名師的轟炸式營銷,但口碑營銷對于其獲客還是有很大影響。”曾在某輔導機構做老師的王鵬(化名)分析,平臺目前還是在燒錢打“流量戰”,通過特價課、拉好友返現等方式吸引客戶,為此付出了較高的成本,后期需要想辦法留住客戶,吸引家長買正價課,才能盈利。
95.2%受訪家長希望加強對線上培訓行業的監管力度
田麗很擔心線上課程對孩子視力的損害,“年齡小的孩子自控和自學能力差,導致學習效果打折扣。我一不監督,孩子就容易搞小動作,甚至趴在桌子上睡覺”。
線上課程存在什么問題?調查顯示,影響孩子視力(49.3%)和互動性差(41.2%)被受訪家長視為兩個最大的問題。
在某平臺兼職給中小學生講心理課的李維(化名)認為,線上課程搞得再花哨,還是不如線下面對面授課效果好。
李維覺得,線上教育還有很多家長沒有關注到的問題。“有一定規模的教輔機構都會對招進來的老師進行培訓,有的老師剛培訓完就被掛上星級教師的標簽。一些所謂的助教主要起著勸說客戶續費的作用,并不是在負責課后答疑等學習問題”。
調查中,受訪家長認為線上課程存在的問題還有:虛假廣告泛濫(35.1%)、平臺資質不明(26.3%)、販賣焦慮(21.2%)、消費者維權難(20.7%)、師資力量弱(18.1%)、跑路問題頻發(16.3%)、課程水(16.2%)、教學理念不科學(14.0%)等。
32.2%的受訪家長稱遇到過線上機構虛假宣傳、跑路等亂象。
鄭子惠最近注意到某教輔平臺被爆4億用戶僅300多名持證教師的新聞,感覺很吃驚。“我想了想,自己給孩子報班的時候,好像沒有特別關注老師是不是持證”。
“機構老師無證教學并不少見。”王鵬回憶,由于班里上一任老師離職,他被招入公司接替離職老師教課,“公司對教師資格證并沒有要求,只是讓我做了一份試題,達到90分以上就可以入職。然后我被包裝成所謂的名師,給已經斷課一段時間的學生上課”。
“家長們推崇名師,機構就把握住了家長這種心理,拿名師做噱頭進行宣傳。”李維坦言,在廣告里,一些資深教師常常被教輔機構拿去充門面,但名師畢竟是少數,“現在在線教育行業競爭激烈,機構花那么多錢去做廣告、拉贊助,哪還有錢請名師”。
當下,一些在線教育機構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導致其無暇提升師資力量,也給穩定經營帶來了更多風險。研究指出,火熱的在線教育賽道的背后,一半是高增長高融資額的火熱景象,一半是獲客成本不斷提高、行業普遍虧損、距離規?;杏休^長距離、中小玩家生存更加困難的殘酷現實。
調查中,95.2%的受訪家長希望加強對線上培訓行業的監管力度。
鄭子惠覺得,現在孩子教育的成本太高了,要到處打聽老師水平,花錢買課,花時間監督,還要擔心機構卷錢跑路,“希望監管部門能在線上教育質量上多把關,促進這個行業良性發展,讓家長省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