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哥”出名之后,他在老家大集上的拉面攤儼然成了“直播基地”,幾乎每天都被各路網紅和視頻博主圍得水泄不通。為了蹭到熱度及流量,一些人對他“圍追堵截”,影響到“拉面哥”一家及當地村民的正常生活。對于這種為“蹭流量”而無所不用其極的行為,輿論一片口誅筆伐。雖然飽受騷擾,“拉面哥”依然寬厚地表示,“希望大家注意安全”。
面對郭剛堂的求助,“拉面哥”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不僅和郭剛堂一起拿起尋子條幅,錄制短視頻向廣大網友求助,而且將郭剛堂請進家里,拉起了家常。據報道,因為受到電影《失孤》的影響,“拉面哥”早已加入“寶貝回家”計劃,成為了一名志愿者。
其實,“拉面哥”的走紅比較意外。1982年出生的他,臉上有著超出年齡的滄桑感,盡管如此,他依然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的歷練。隨著“拉面哥”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他更多的故事開始被人所了解,因此有了“一碗拉面只賣3元錢”的傳奇,也有了幫助郭剛堂尋子的佳話。走紅之后,或許“拉面哥”有很多機會啟動流量變現,但他選擇借助自己的流量,幫助一位尋子心切的父親。這份樸實,令人對“拉面哥”肅然起敬。
不少網友留言表示,“這才是流量的正確利用”“拉面哥傳遞了正能量”……的確,不僅能量有“正負”,流量同樣有“正負”。“拉面哥”身上所體現的,是“有力者疾以助人”的“正流量”。相比之下,那些為了蹭流量而無所不用其極的人,是否會感到羞愧和臉紅?
注意力經濟時代,不少人對流量念茲在茲,幻想著一夜爆紅。實際上,流量不是正義,只有正義才配得上流量。這既是“拉面哥”時時給人驚喜、處處令人感動的關鍵所在,也讓人對“網紅”的概念有了更多的價值期待——“掙流量”,更要“正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