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正在趕制一副壁毯,是阿克塞地區的客戶預定的送給自己的朋友,今年通過政府宣傳,刺繡品已經獲得收入20000元。”地處柴達木盆地腹地的馬海村婦女阿依努爾說著話,手不停地干著刺繡的活。
馬海村是2002年10月經國家民委批準,由新疆返青哈薩克族群眾安置后組建的行政村,位于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州柴旦鎮以西96公里處?,F有134戶540人,草場總面積165.61萬畝。安置初期,村經濟基礎差、發展底子薄、生活水平低。
柴旦鎮副鎮長馬海村駐村第一書記希海軍介紹,近年來,柴旦鎮官方因地制宜、綜合施策,加快推動村級產業發展和增收致富步伐。馬海村實施精準扶貧、創業扶貧,從資金投入、政策扶持、產業發展、促進就業等方面持續用力,增加貧困戶增收渠道,拓寬脫貧門路,為該地區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及精準脫貧工作打下了基礎。
今年53歲的阿依努爾是馬海村的一名哈薩克族婦女,心靈手巧的她十分喜愛刺繡。在柴旦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她依靠這門手藝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而在馬海村,哈薩克族婦女們大多都會刺繡技藝,但此前她們并不知道如何依靠這種技藝賺錢。為此,柴旦鎮官方因地制宜幫助村里舉辦刺繡培訓,組織哈薩克族婦女利用農閑時間開發刺繡產品,積極開拓市場,搭建銷售平臺。
一件件充滿濃郁哈薩克族特色的掛毯,圖案精美的帷帳、飾巾等刺繡產品令人賞心悅目,吸引了不少外地商家的眼球。
“如今,村里每名婦女每月利用空閑時間生產刺繡品能獲得收入五六百元,手工刺繡品已成為該村哈薩克族婦女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阿依努爾說。
希海軍說,鼓勵哈薩克族婦女開展刺繡生產,一方面可增加她們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能使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刺繡工藝繼續保留和傳承下去,這是實現雙贏的好事,截至2020年底,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6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