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他是火神山上2000多人的青年突擊隊總隊長,他說,“就像把石頭扔進水里會打破平靜的水面,只要有人勇敢站出來了,就會有更多的人挺身而出”——
90后肖帥志做“青年標桿”
一張在火神山醫院門前拍的照片被肖帥視若珍寶。
幾個月前,他專程驅車30多公里趕到已經休艙的火神山醫院,只為留下一張照片。“以前沒顧得上拍,想留下點記錄將來把故事講給孩子聽”。
一年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此前從未在武漢生活過的肖帥千里逆行,臨危受命,擔任火神山醫院建設項目青年突擊隊總隊長,并在醫院交付使用后留守維保直至休艙,70多個日夜獻給了抗疫前線。
中國建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中國建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優秀共產黨員……榮譽接踵而至,疫情改變了他的成長軌跡,將一個原本整天和鋼筋、水泥、圖紙打交道的普通“打工人”推到了聚光燈下。
2020年1月23日,武漢整座城市被摁下了“暫停鍵”。
遠在廣州與父母過年的中建三局員工肖帥,尚未察覺到疫情的嚴重性。傍晚,他的手機提示音頻繁地響起。
“是不是領導在群里發紅包了?”肖帥做好了搶紅包的準備,映入眼簾的卻是數百條刷屏的報名信息,得知公司要組織員工搶建火神山醫院。
“我是黨員我得去!”肖帥琢磨著,“這么多人在微信群報名參加,誰能看得到你?”他撥通了公司人資部的電話,開門見山請戰武漢。
考慮到他遠在千里之外,公司婉拒了他。肖帥軟磨硬泡一再解釋,才最終獲得批準。
這個年輕的90后向來很有主見。
讀小學時,肖帥的父母進城打拼,他在湖北咸寧老家和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在廣州買房后準備接他到身邊,他卻堅決留在村里陪奶奶。高考填報志愿時,他自主報考東北大學,選擇了心儀的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
2020年1月29日下午,幾乎沒任何準備,肖帥穿著過年時的皮鞋,獨自駕車“逆行”武漢。17個小時,1400公里路程,次日上午10點,肖帥出現在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
超過1900萬網友通過直播當起“云監工”,火神山一時成為國人牽掛的焦點。泥濘的灘涂上,密密麻麻的挖掘機夜以繼日地趕工。此時,距離醫院交付只剩3天,為連夜趕工“做最艱難的事”,6支青年突擊隊誕生,總共有2000多人。肖帥擔任突擊隊總隊長并專門負責室外風機及水電安裝。
位于知音湖畔的火神山曾是沼澤地,零下3攝氏度的氣溫,連續踩在冰冷的泥水里,肖帥的兩條褲腿從來都沒干過,皮鞋也很快被磨破,腳下時不時傳來鉆心的疼痛。他一開始沒放在心上,后來才發現腳趾甲開裂了,大半年后仍見瘀血。
一天凌晨兩點多,“連軸轉”的肖帥實在是太累了,靠著風機休息了一下,誰知眼睛一瞇就是兩個小時,“管子上、塑料堆上……只要稍微軟一點的地方,躺下就能睡著”。
2020年2月2日上午9點,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3天時間里,肖帥只休息了4個小時。
短暫的喘息沒超過半天。肖帥再一次接到電話,醫院要邊使用邊調試,這意味著要進入病房。肖帥下意識地問了一句:“我會不會被感染?公司有沒有給我買保險?”
心中的天平依舊傾向了勇往直前的一端,他又主動請纓參與醫院維保工作,進入病房內進行醫院水電維修、更換帶有病毒的排風系統濾芯,誓與疫魔抗爭到底。
肖帥召集起突擊隊的24名90后伙伴,拿出紙筆讓大家回答兩個問題:是不是黨員、是否愿意留下。在他收回的紙條上,21張寫著“我是黨員,愿意留下”,剩下的3張寫著“不是黨員,愿意留下”。
那一刻,暖流直抵心坎,不禁潸然淚下,“在最需要人的時候,大家勇敢地站了出來”。
挺身而出的何止這24人,經公司組織,200多名同事在維保請戰書上按下了鮮紅的手印,被網友們稱作“蒙面超人”。
這些“才下戰場,又上火線”的“蒙面超人”,經常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眼罩、防護面罩,“悶”在半污染區,由于暖氣足且防護服不透氣,往往十幾分鐘就全身汗濕。
與醫護人員接打上百個電話溝通,步數破3萬,凌晨3點疏通衛生間,凌晨4點為護士站保電護航……這是肖帥的日常工作。
那段時間,他稍感頭疼就涂風油精,2個月用了四五瓶。公司給他一包蓮花清瘟膠囊作為防疫物資,他一口氣吃了五六粒,完全是圖個心理安慰。因為長期出入病房壓力大,即便躺在床上,他要整夜循環播放手機音樂才睡得著。
在那70多天里,有困難,有堅守,有溫暖,也有感動。
一同前來的伙伴中,有人瞞著父母耗時3天輾轉5種交通工具跨越3500公里趕來武漢,有人身患糖尿病掛著胰島素泵趕到現場,更有同事在家人感染的情況下毅然投入戰斗……
這期間,有23歲的隊員爭著搶著進病區,說“我年輕,抵抗力強,我先上”。
“誰不想‘家人閑坐,燈火可親’?沒有生而英雄,只有選擇無畏!”每當想到這些,肖帥依然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們都是為了同一目標而拼搏的平凡人,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那里也留下了肖帥的終身遺憾。
在他離家不久后,一手帶他長大的奶奶病逝,得知消息的一瞬間,這個向來堅強的大男孩哭成了淚人。時隔一年,肖帥還會在睡覺時夢見奶奶后哭醒。
早年父母進城打工,爺爺去世早,奶奶成了肖帥最親近的人。后來他到縣城讀高中、到東北讀大學,每到放假回家那天,步履蹣跚的奶奶總會搬著凳子去村口等他回家,這樣的場景再也不會出現了。
其實早在肖帥打算馳援武漢時,84歲的奶奶就已病重,老人沒有張口挽留他,只是拉著他的手握了又握。肖帥不敢看家人的表情,他幻想著完成任務后就能回來照顧奶奶,便一咬牙出了門。
一個轉身,竟成永別。
肖帥自己也不曾料到,他能在火神山“一戰成名”。
2020年6月開始,他作為先進典型陸續參加各種報告會,先是在中建三局里講,之后到其他單位講,還作為抗疫青年代表登上了人民大會堂的主講臺,成為中建三局成立50多年來第一位在人民大會堂作報告的職工。
2020年9月,中宣部、團中央、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主辦“青春在戰疫中綻放”首場全國宣講報告會,肖帥作為8名宣講團成員之一講述了自己的一線故事。
從小常在電視里聽說人民大會堂,如今要站到那個莊嚴、神圣的會堂作報告,肖帥忐忑不安。
“目前在公司做什么?公司對你們的培養好不好?”最讓他深受觸動的是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會見宣講團成員,首先就大家的成長“噓寒問暖”,并勉勵他們做“青年標桿”。
青年標桿!肖帥將這四個字銘記在心,這個黨齡8年的“老黨員”想,怎樣才能成為“標桿”呢?
從小生活在農村,肖帥既懂事又肯吃苦。他體諒奶奶眼睛不好,走路不便,主動承擔劈柴和家務,有時手心里都被磨出了繭子。
生活清貧、簡單,家里的課外讀物只有一本《牛頓傳》。他把這本書前后翻看了3遍,至今仍然記得牛頓在一封信中這樣寫道:“如果我這樣做對公眾有所效勞,那只是由于我的辛勤工作和耐心思考的結果。”
肖帥一直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讀高中時,每天早上5點起床,走1公里多的山路去鄉里趕班車。同學們晚上11點就休息了,他常常學習到凌晨2點。他成了村里考出的第一個大學生。
大學畢業后,他原本可以到廣州或武漢發展,趕上公司在福建泉州簽下了新的建設項目。不少人覺得做“無人問津”的小項目沒前途。肖帥主動請纓,“總是要有人去的,那就我去吧。”
沒有節假日的日子里,剛剛走出象牙塔的肖帥集工程師、質量員、安全員、材料員等6個職務于一身,白天安排工作、檢查驗收,晚上組織開會,工作電話一個接一個。
現在回想起來,他完全靠著一股韌勁兒咬牙堅持,沒有太多的“關心與指導”,反而給了他大展身手、鍛煉能力的機會。他一度是整個工地上的“大總管”,既鍛煉了專業能力,也提升了組織管理水平,這為他擔任火神山醫院青年突擊隊總隊長并出色完成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從泉州到火神山,肖帥認為自己是面對需要被迫成長,“每當邁出第一步后,就不得不硬著頭皮努力前進了”。
“做好標桿真的好累”,以前總認為只要搞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要在不斷向前進步就行,現在發現,自己的為人處事、一言一行都會被無形之中放大。他一改從前喜歡說笑的習慣,如今更偏向于沉默做事。
復工復產后,他奔赴“武漢夢時代”項目施工一線,“絲桿統一高度,風管拼接縫不能超1厘米,墊片不能外露,既要保質保量又要美觀……”事無巨細的要求令工人抓狂。
白天跑現場、抓進度,晚上做深化、編方案,在這個華中乃至全國規模最大的商業零售綜合體項目上,他帶領團隊7個月完成產值5.6億元。
“別人都向你看齊,如果不能出色完成任務,豈不是打臉嗎?”肖帥說。
“工作很積極,態度很主動”是同事李雁對肖帥的評價。他們二人相識于火神山,之后又在同一個黨支部參會,在李雁印象中,“不管什么工作,只要問他愿不愿意,他只會說我愿意,永遠都沖在前面”。
“凡事總需要邁出第一步的人。”肖帥用一個“沖”字表達他對抗疫精神的理解——在最困難的時候沖鋒在前,在最危險的地方沖鋒在前。“就像把石頭扔進水里會打破平靜的水面,只要有人勇敢站出來了,就會有更多的人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