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為紀念這個特別的年份,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推出五集考古類紀錄片《發掘記》,從3月10日起至3月14日,每晚8點播出,用鏡頭記錄下考古人的完整工作過程。
《發掘記》兼顧歷史跨度和考古類型,分別選擇了新石器時期的平糧臺遺址、春秋時期晉國貴族墓葬群遺址、秦漢時期櫟陽城遺址、遼代遼上京遺址和甲午沉艦定遠艦遺址,深度呈現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讓歷史和文化愈發鮮活。
在全球文明史視角中呈現中國文明
在第一集《奔向田野》中,帶領我們進入發掘現場的是一群來自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學生,他們要在長達四個月的實習中完成發掘、室內整理、撰寫報告等全部考古流程。而經歷了真正的考古發掘后,有些人會選擇轉行離開,有些人則從此堅定地走上考古之路。
在山西西南部,聚集著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一大片古代晉國貴族墓葬群。“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就長眠于此。紀錄片第二集《晉地深處》,為我們講述了以山西考古研究院田建文為代表的考古人自身的故事,牽出了一段關于知識分子堅守與傳承的故事。田建文15歲考上北京大學,師從宿白、鄒衡等中國考古學奠基人,從事考古30余年,他最大的期待,就是找到真正的古曲沃。曲沃之名,始于西周初期。曲沃代晉,是古代中國“禮崩樂壞”的標志性事件,同時,曲沃也見證了晉文公的稱霸之路。但對古曲沃的具體位置,學界一直存在爭議。田建文就主持這片春秋墓葬的發掘。經過三個月的勘探,考古隊如愿找到了古曲沃的城墻。田建文感慨萬千:“這就是古曲沃,多漂亮,多肥沃啊。”盡管在普通人看來,這就是一片長滿草的荒地。
第三集《櫟陽密碼》中的發掘現場是已經持續發掘了40年的櫟陽城遺址,這是繼秦咸陽城、漢長安城之后,在西安附近發現的第三座大型秦漢都城,商鞅變法就發生在這里。我們從發掘的文物看到,秦人從櫟陽開始東方化,中國現實意義上的大一統就此發端。
第四集《遼原十年》中,考古隊發掘的遼上京遺址,是遼代的第一座都城。一千年前,契丹人在這里建立了遼朝,由于傳世文獻對它的記錄不多,許多細節只有依靠考古人員在遺跡里尋找。當精美的古城在考古人的手鏟下一點點顯露,一個刷新我們認知的游牧民族歷史也在遼闊的草原上鋪陳開來。
水下考古,是與田野考古完全不同的發掘方式,第五集《永不沉沒》就記錄了這樣一支特殊的考古隊。2020年,他們的任務是完成對劉公島甲午沉艦定遠艦的考古調查??脊虐l掘中,一塊重達18.7噸的定遠艦巨型鐵甲殘骸被考古隊發現。在紀錄片畫面中,當這塊銹跡斑斑又丹心不改的鐵甲浮出水面時,一百多年前那場慘烈的戰爭真實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甲午沉艦的發掘工作,對考古隊員來說,不僅是一次發掘和保護,更是一次對歷史的凝望。
新中國考古第一鏟
先談中國考古學的來龍去脈。
中國考古學的開始,大約有三種意見:一是見于《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中國考古學簡史”條,將1928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成立和同年殷墟遺址的發掘,作為中國考古學誕生的標志;二是以1927年李濟主持的西陰村遺址的考古工作為起點;三是大多數研究者認為1921年安特生發掘仰韶村是中國考古學的開端。
考古學界公推第三種意見,也就是1921年中國考古學誕生。
其實,在傳統中國的文化領域里,早就有一門和古代遺物有關的學問——“證經補史”的金石學。金石學在宋代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就是著名的金石學家,清代乾嘉學派更將其推向鼎盛。但是,金石學主要停留在對傳世品的研究上,缺乏系統、科學的方法,也就沒有發展成為考古學。
現代意義上的考古學起源于西方。14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引發了人們對歷史的興趣,古物學由此繁榮起來。18世紀,歐洲發生工業革命,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地底下大量的古代遺跡遺物重見天日。于是,在科學的文化背景和思維邏輯下,人們逐漸尋求將研究遺跡遺物系統化為一種學科,考古學應運而生。這個時間,學界一般認為在1840年左右。
當時,隨著“西學東漸”之風,中國學界開始了解和研究考古學:以章太炎為代表的知識分子開始介紹考古學;殷墟甲骨和敦煌文書的發現更是讓世人知道了浩如煙海的中華考古。
于是,1922年1月,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率先成立考古學研究機構,內設編輯室、考古學研究室、歌謠研究會、明清檔案整理會四部門,馬衡任考古學研究室主任(后來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這是中國第一個考古學研究機構。
到了1952年,文化部、中國科學院共同支持北京大學在歷史系創辦考古專業,聘請鄭振鐸、裴文中、夏鼐、林耀華、郭寶鈞為兼任教授。這是全國高校第一個考古學教學機構。
在此之前,也就是1950年10月,剛剛成立不久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輝縣開始了新中國第一次考古發掘,有人稱之為“新中國考古第一鏟”,拉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的大幕。
這支隊伍由夏鼐擔任團長,副團長由郭寶鈞擔任,秘書為蘇秉琦,算上團員在內,不超過20人,但是他們后來都成為中國考古學界的權威。
此次考古,先后發掘了琉璃閣商代遺址和商代墓群,琉璃閣春秋、戰國墓群和車馬坑以及西漢墓群,戰國時期魏王陵墓、貴族墓群,以及百泉的戰國墓群和兩漢時期墓群等,出土了大量的高等級隨葬器物和豐富的高等級貴族墓葬資料。系統清理和保護了商代、戰國與漢代珍貴的文物資料,為了解我國古代社會面貌提供了重要物證。
中國考古學的輝煌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學界通過大量發掘和科學研究,證實了中國100多萬年的人類史、1萬多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及其發展演變歷程,在中國人類起源、中國文化起源、中國文明起源研究方面擁有了足夠的話語權。“以夏商周斷代工程和文明探源工程為代表的三代考古及新石器時代考古專題研究已取得重大進展,古國初現—王國林立—帝國一統的5000余年中華文明發展歷程已經能夠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用考古學專家的話說,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來考古學發展和進步的縮影。
考古學成為找回記憶、啟迪智慧、走向未來的事業,在人類歷史的研究中熠熠生輝。
不僅如此,科學技術更是被廣泛應用到考古學當中,有力地拓寬了研究范圍,提高了考古學從古代遺存中獲取信息的能力。比如以碳-14為代表的測年手段,為夏商周斷代和史前文化的年代判定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仡欀袊脊艑W,在年代測定、人骨研究、植物考古、動物考古、環境考古等諸多方面都有了長足的技術進步。
另外,計算機考古、遙感考古、冶金考古、物質結構與成分分析、考古DNA研究以及考古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等,都使得我們的考古取得了相當豐碩的成果。概言之,中國的科技考古日新月異,為考古學研究貢獻了更多的資料和信息,極大提高了考古學研究的科學性。
中國的考古與西方相比,堅持走出了中國道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論方法體系,有著鮮明的中華氣派——豐厚的文獻資源和強大的史學傳統。雖然從現代意義的考古學來看,我們起步晚,但是經過幾代考古人的奮斗,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甚至是羨慕的成就——展示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展示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對此,長期從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北大考古文博學院趙輝教授,曾經寫下這樣一段文字:對歷史的研究,不僅僅是為了撫慰我們對已經逝去時光的懷念,或者是為了滿足我們對過去的好奇心。歷史研究的根本目的是總結經驗、溫故知新,在時間的長河中理解現代,謀劃未來。
考古,使得古與今、一層層時間、一個個人物在特定的空間里交織,讓過去的時空有了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