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男调教跪撅扒开晾臀当众,YIN荡的富豪性奴俱乐部,午夜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手机在线的A站免费观看

網貸平臺亂象橫生 專家:理性消費依法維權 避免掉入網貸陷阱

2021-03-29 08:56:37
來源:法治日報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庭長陳海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當前,網絡消費借貸案件出現了一些新特點:在校學生互聯網金融借貸案,大部分是因粉絲應援等追星行為產生的;涉及直播打賞的案件多是未成年人,金額少則幾萬元,多則上百萬元。

數據顯示,超6成涉互聯網糾紛審判、執行案件被告是35歲以下青年,94.73%直播打賞案件當事人18歲以下,58.55%的互聯網金融案件當事人年齡在25歲至35歲、4.32%在18歲至25歲。

一段時間以來,網貸亂象侵入校園屢屢引發熱議?!斗ㄖ稳請蟆酚浾哒{查發現,除了年輕人消費觀念、消費方式出了問題以外,亂象橫生且缺乏監管的網貸平臺也值得關注。

網貸平臺無孔不入,申請貸款門檻極低

據《法治日報》記者觀察,無論是逛網店、點外賣、打車、訂酒店機票,還是隨手刷微博、看視頻、聽歌、看新聞、辦公、運動,但凡下載量高一點的App,基本上都提供了網絡借貸的接口。一個打車App,最高可以借20萬元。而一個外賣App不僅最高可借到20萬元,而且還可以辦理最高5萬元額度的聯名信用卡。連手機上的天氣預報App,都上線了毫不相關的快速借款功能。

據業內人士稱,對互聯網平臺而言,為資金方開展客戶與場景引流是其實現自身流量變現的一種重要方式,可增強其與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黏性。同時,部分互聯網平臺旗下亦有小貸公司,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變相放大經營杠桿。

為了引流,各大平臺上還在廣告上費盡心思,以至于各大頭部互聯網平臺上,劇情低俗、價值觀扭曲的網貸廣告鋪天蓋地。如面試者面試失敗,只因不知道某個網貸產品;公司領導擁有遠大理想,推出網貸產品不是為營利,而是為了方便老百姓借錢;用戶感慨網貸平臺的便捷導致生活壓力太小,影響自己奮斗;等等。

這些廣告多以宣傳網貸的便捷性作為結尾。宣傳點一般包括門檻低,只要手機號碼或身份證即可申請,免抵押免擔保;操作簡單,放款迅速,只需幾分鐘即可;免息或者利息低,比一瓶水還便宜。

“與傳統金融產品相比,網貸產品的最大特點就是門檻極低、審核簡單,年滿18周歲、通過實名驗證即可,額度則是花得多給得多。”某銀行客戶經理介紹,不少互聯網平臺可采用大數據技術,監測分析用戶在網上留下的搜索、消費、瀏覽記錄等,有針對性地對用戶進行商業營銷。

上海恒衍達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艷輝告訴《法治日報》記者,縱觀校園貸的發展,其實是網貸機構和銀行你退我進的過程。傳統商業銀行的貸款門檻較高,有需求的用戶無法通過商業銀行進行貸款時就會選擇網貸。大學生的消費能力不容小覷,在校時間通過電商平臺消費早已成為主要消費方式。貸款業務搭上互聯網的快車,在辦理手續、資質審查方面都較傳統業務更便捷,因此更加刺激了大學生“即時滿足”的欲望。

王艷輝說,網貸平臺審核過于寬松,一方面當然有資本逐利的原因,但更應該看到其中的結構性問題——消費。有關專家對于“消費社會”的擔憂正在一一演變為現實,大學生身處這種社會環境中,加上對自身風險評估能力的缺失,導致部分人進入了“消費—貸款—以貸養貸”的惡性循環。

網貸套路層出不窮,惡性催收觸目驚心

“‘上岸’之后,感覺整個人都輕松了。”一名豆瓣網友評論說。

在豆瓣平臺上,有一個名為“負債者聯盟”的討論組,網友們在上面分享自己陷入網貸的經歷,還清所有欠款的行為被稱為“上岸”。在關于如何“上岸”的經驗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坦誠地面對自己以及家人”。

“大三那年,我通過網貸買了一雙心儀已久的球鞋。”某大學在校學生徐冰(化名)始終忘不了自己第一次通過網貸買到球鞋的感受,此前買球鞋要么是自己考出好成績等父母獎勵,要么是自己攢了好幾個月飯錢才能買一雙,現在他終于不用為了一雙球鞋等那么久。

“申請網貸太容易了,上傳身份證、通訊錄就行。即便有欠款,也不影響到其他平臺繼續貸款。”徐冰說,首次利用網貸買鞋后他便深陷其中,球鞋的發售一款接著一款,他貸款的金額越來越高,還款也開始力不從心。直到被父母發現后,替他還了所有欠款才及時止損。

據業內人士分析,網貸平臺的套路可總結為“三板斧”:

一是“砍頭息”。即在放貸前以“行規”“平臺管理費”或“提前扣除利息”為由扣下部分放款金額。如在“714高炮”中,砍頭息的比例高達30%,即借款1萬元到手只有7000元。然而在計算利息時,依舊按照合同借款金額進行計算。

二是“阻礙還款”。即網貸平臺在臨近還款日期時故意暫停網貸平臺運營,阻礙借貸人及時還款,從而惡意產生違約金,增加還款難度。

三是“多頭放貸”。即當借款人無力還款后,網貸平臺會向借貸人推薦其他網貸產品,讓其“拆東墻補西墻”。這些新的網貸產品通常有著更高利率和更為苛刻的違約金,很大程度上也在同一家網貸平臺旗下。于是,在各種花式套路陷阱下,在網貸的層層轉包中,借貸人債務也越堆越高,最后在惡性催收中無法脫身、被逼入“絕路”。

在公安部公布的打擊“套路貸”犯罪案例中,有一起案例讓人觸目驚心。某團伙購買了1萬多條學生信息,以“無利息、無擔保、無抵押”等宣傳方式,誘騙在校大學生通過網絡貸款,簽定借款金額后以扣除管理費、資料審核費等名義惡意收取“砍頭息”。

7天借款期限到期后,無力償還的可以申請按照一天100元、7天400元收費標準續期,或者推薦受害人按照同樣的方式,在公司其他平臺借款來償還上次借款,誘騙受害人在公司內部平臺重復借款,壘高債務,并采取電話騷擾、發送侮辱短信、語言威脅、發送或上傳PS裸體圖片、靈堂圖片等“軟暴力”手段,騷擾受害人及其父母、同學、老師、親戚朋友等,逼迫受害人償還借款全額和每天20%逾期費。

該案共涉及2500多所高校1.3萬名受害學生,涉案金額達5074.8萬余元。

理性消費依法維權,避免掉入網貸陷阱

家人幫忙還上了貸款后,徐冰立刻卸載了所有的貸款軟件。

“一開始我也沒有想到利息會滾到那么多。”采訪中,徐冰后悔地說道,“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在炒鞋,我也想抓緊時間上車,于是在網上借了1萬元錢,平臺上顯示最低年化利率7.2%、1萬元借一天利息僅兩元。沒想到等我囤了幾雙球鞋之后,整個市場的熱度突然降了下來,結果是那幾雙鞋根本賺不到錢。到了還款日,因為本金被套牢,不得不再去另一家平臺借款,最后連本帶息竟要還兩萬多元。”

“網貸給學生挖的陷阱主要集中在貸款利率上。”王艷輝說,一是存在虛假利率,即名義上利率很低,但通過手續費、服務費、代辦費、資料費等名目另行收取費用。二是使用日利率宣傳,如“1000元每日僅需0.5元”,乍看利率很低,但實際上年利率為18%,已經超過LPR4倍,貸款利率實則畸高。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劉德良表示:“一些借貸機構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但其貸款合同的基本內容沒有以清晰的方式向學生告知,尤其是關于利息的情況,并且誘導學生簽署合同,侵害了貸款學生的知情權。如果有明確欺詐行為的,可以宣告合同無效,或者是撤銷。”

王艷輝認為,網貸平臺應對大學生貸款進行嚴格審核和責任承擔,對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和貸款用途至少應當作形式審查,網貸平臺違反此項義務,導致貸款不能收回者,應當承擔款項不能回收的風險;貸款利率應當用年利率展示,否則會起到誤導作用;有關部門應規范網貸平臺的不當宣傳行為,如“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之類的誘導廣告,也應當被納入監管范圍。

王艷輝建議,對學生群體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無論是消費還是借貸,都應該正視自己的需求,認真評估自身承受能力。

“網貸平臺的合同內容涉及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如果出現高利貸還需要金融主管部門介入。在非法討債的過程中,可能需要公安部門介入,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執法問題。”劉德良認為,家庭、學校和社會應共同努力,引導在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同時,如果身陷網貸危機,大學生也應該具有法治觀念和權利意識,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可以向監管機構投訴,也可以按照合同法的規定主張合同無效。

關鍵詞: 網貸平臺 理性消費

[責任編輯:]

為您推薦

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