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作為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節令,有著獨特的位置。按宋代明代以來的風俗,過了元宵節,“年”就算真正過完了。“我們的節日”南京工作室專家張娜介紹,人們“過”年而“鬧”元宵,因為元宵節最為熱鬧,人們跳出日常慣例與約束,以歡鬧來融入新年、祈年祈福。
點一盞花燈,是元宵節流傳千年的習俗。早在南北朝時,元宵節燃燈已成氣候,《隋書·柳彧傳》 記載:“每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游。鳴鼓聒天,燎炬照地。”當時的人們都會出來觀燈看戲,街頭表演也豐富有趣,“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伎,詭狀異形。”唐朝元宵節比隋朝更熱鬧。唐劉肅《大唐新語》記載:“京城正月望日,盛飾燈影之會,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貴臣戚屬及下俚工賈,無不夜游。”而南京人也一向有過燈節的習俗,在明代時更是達到十來天之久,“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更有秦樓楚館遍笙歌,寶馬香車游士女”。專家介紹,過去正月初八為上燈節,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八為落燈節。民間有上燈(吃)元宵,落燈(吃)面的習俗。
說到吃,不得不提元宵節的專屬食物“元宵”。“元宵”作為食品,最早叫“浮元子”,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團圓美滿之意。宋朝鄭望之《膳夫錄》記載:“汴中節食,上元油錘。”油錘的制法,據《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說》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類似后代的炸元宵。到南宋時,就有所謂“乳糖圓子”的出現,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了。南京人更是把花燈和元宵完美結合,《金陵歲時記》記載:“嫁女家必于上元日以麒麟送子燈饋女家,媵以湯團,俗名元宵。閨中即于是夕就灶前燒之以卜,尖者生男,團者生女,是其兆也。”過去,在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娘家人送花燈和元宵給新嫁女兒家,以求添丁吉兆,早生貴子。
南京人把元宵節過成“小年”,源于一個民間故事。據稱永樂皇帝朱棣當年靖難之役獲勝,打進了南京城(今南京老城區),恢復了太祖舊制、廢除了建文皇帝的一系列仁政。就在這之后的第一個元宵節,人們紛紛懷念起建文皇帝,就在城里舉行各種活動紀念他,一時盛況如過年,因此南京人從此就將元宵節作為“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