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各種民間習俗也為新春增添了更多樂趣。昨日,本市多個街道社區都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活動鬧元宵,傳承傳統文化。
包元宵做游戲服務送到家門口
紅橋區三條石街道辦事處舉辦了“實心實意,共話元宵佳節——三條石街道志愿服務嘉年華活動”。室內會場主打包元宵,街道、社區工作人員拿出提前一天準備好的糯米粉、黑芝麻,邀請轄區居民共同包湯圓、品湯圓。大家有的揉糯米粉,有的拌陷,有的搓湯圓,分工合作,其樂融融,不一會兒,一個個雪白的湯圓逐漸成型。轄區的孤寡老人和困難居民也收到了包好的湯圓,感受到一份關懷和節日的喜悅。
“我和姐姐比賽猜燈謎,她猜中了三個,我只猜對一個。等下垃圾分類的知識問答我肯定能贏過她。”四年級小學生王冬正在活動現場猜燈謎。另一邊漢服體驗活動區則吸引了各個年齡層的居民踴躍嘗試,李阿姨說:“漢服很有民族氣質,過節喜慶更加適合穿,我帶孫女一起來體驗,很有意思。”
“我跟老伴來活動現場量血壓、測視力,看見這兒有便民服務。”居民趙大爺說:“正好家里菜刀有點鈍,這不就拿過來磨磨,不但免費服務,而且下樓就都能解決,真挺方便的。”社區小廣場設置了“志愿服務一條街”,為居民提供交通安全宣講、健康檢查、織補、磨刀等十余項專業、便民服務內容,讓居民享受豐富服務體驗的同時,也能學到不少專業知識。
關愛老人一個都不能少
接過社區送來的元宵和餃子,簡秀琴開心得合不攏嘴,“年前,社區送來的布老虎我發到了朋友圈,大家都說好看。這一到元宵節,社區又想著我們,我這心里特別的高興,有這些社工和志愿者們,我們一點都不孤單。”和平區土山花園社區婦聯主席付渺雯介紹說:“由于防疫任務,今年就不送煮熟的元宵了,我們給社區60戶特殊老人送去了帶包裝的元宵,祝福老人們節日快樂。”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喲……”在和平區朝陽里社區,一群志愿者用歌聲點亮元宵節的“燈火”。社區嚴格執行防疫要求,參加活動的人數都在限制范圍內,人少卻沒有影響熱鬧的氣氛,臺上志愿者們高歌,臺下老人們跟著拍手合唱,一首首經典老歌回味無窮,也帶來了不一樣的元宵節盛宴。
線上線下全方位體驗傳統文化
元宵佳節,西青區共有16家景區開放,推出九項民俗文化體驗活動。在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基礎上,西青區進一步充實“線上+線下”文化旅游活動內容。
在楊柳青古鎮景區,市民游客可以打卡茶湯等傳統非遺小吃,游覽石家大院等民俗景點,還可以走進玉成號年畫作坊親手制作楊柳青年畫,體驗非遺技藝;董家大院青衿集漢服體驗館推出“元宵節穿漢服、賞美景、猜燈謎”活動;瓷藝園舉辦“鬧元宵·猜燈謎”活動,長廊、亭閣懸掛60盞帶著謎面的彩燈,游客可選擇個人或組隊參加活動,沉浸式體驗猜燈謎的樂趣;西青區圖書館也在線上推出《華燈競處,人月圓時——元宵節名詩佳作欣賞》微信展和“古柳燈謎會”線上猜燈謎活動。
此外,薊州區盤山滑雪場也有賞燈、滑雪、舞龍舞獅、皮影、剪紙等活動,同時還有冬奧會火炬展出,讓市民體驗一個豐富多彩的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