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的風點亮冬奧的燈。通過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來自張家口的綠電源源不斷輸送到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26個場館,冬奧場館歷史性地首次實現100%綠色電能供應。
“風光”變“綠能”。作為唯一的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張家口大力發展風能、光伏、氫能等新能源,加快構建綠色能源體系。截至2021年12月底,張家口已完成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2347萬千瓦,并網數2332萬千瓦,成為全國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這些“綠能”不僅點亮了一座座奧運場館,也點亮了北京的萬家燈火。
同守一方綠,共護一片天。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領域率先突破的主戰場,河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的重要指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空前的力度依法鐵腕治理污染,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省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深化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藍天白云漸成常態。
暖意融融的客廳里,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西楊辛莊村村民海明旺正和老伴做著家務。窗臺上,茶花、君子蘭、月季等各色植物枝繁葉茂,花開正艷。“過去冬天燒煤,屋里熏得臟乎乎的,溫度還低,花都開不了?,F在改用天然氣取暖,屋里干凈又暖和,養的花四季常開,看著心里都歡喜。”海明旺說。
調整能源結構,削減燃煤污染。我省把各市均列入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重點實施散煤清潔替代。去年,我省氣代煤、電代煤改造和農村散煤治理實現全覆蓋,1296.5萬戶農村居民用上了清潔能源。經生態環境部門測算,我省清潔取暖改造工程每年對京津冀大氣環境改善貢獻率達30%以上。
共建共享同一片藍天。三地加強生態保護協同立法,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同一文本2020年5月1日起同步施行,推動跨區域大氣污染應急預警機制建設,持續推進區域大氣污染聯合治理攻堅。2021年,我省藍天保衛戰取得突破性進展。邢臺、邯鄲、石家莊3個城市成功實現“退后十”。全國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后十位的城市中,我省由曾經的7個減少為1個。全省PM2.5平均濃度3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創“十三五”以來最高改善幅度。
——加強跨界河流綜合治理與保護,京津水源更加安全。
共護一盆凈水,同擔一份責任。去年8月24日至10月20日,京冀兩地舉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密云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強監管專項行動,對8起涉嫌違反水土保持法的案件進行立案。這是依托《京冀密云水庫水源保護共同行動方案》,兩地首次聯合開展行動。
持續加強京津水源上游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我省與京津等相鄰省市簽訂《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框架協議》,協同應對水污染環境風險隱患,開展跨界河流上下游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協作。密云水庫上游潮河、白河和引灤入津工程上游黎河、沙河出境水質均保持在地表水Ⅱ類及以上水質,為保護京津水源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生態屏障日趨穩固。
一場雪后,張家口市崇禮區霍素太村一片銀裝素裹。村外樹林穿上冬裝,美不勝收。每每遇到這樣的景致,護林員劉廷波就會駐足觀賞一會兒,“過去村外光禿禿的,刮大風會起沙子,隨著冬奧綠化,樹多了,環境也好了。”
錨定首都“兩區”建設,張家口加快實施冬奧綠化、壩上退耕還林還草還濕等重點工程,高質量推進生態建設,累計營造林1317.28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16年的39%提高到50%,崇禮奧運核心區更是超過80%。
筑牢京津生態屏障。我省持續實施“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草還林輪牧等一系列生態建設工程。2021年,全省完成營造林630萬畝,累計完成修復治理退化草原42.3萬畝,全省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73.5%。以京津水源涵養區、重要飲用水水源地上游為重點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全年累計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238.77平方公里。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我省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繼2017年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之后,去年9月底,塞罕壩機械林場又捧回了聯合國土地生命獎。如今,林場森林覆蓋率已達82%,生態效益日益顯現。在去年底舉行的河北省第二批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暨服務平臺啟動儀式上,承德塞罕壩生態開發集團分別與7家鋼鐵企業完成線上交易,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化819.27萬元。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協同推動京津冀區域綠色低碳轉型。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嚴格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加強生態共建共享、環境聯防聯治,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去年,我省單位GDP能耗下降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下降5.8%??稍偕茉葱略霾⒕W裝機743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