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編程語言、動畫制作,利用業余時間開發輔助教學軟件……南外仙林分校高中地理老師肖江濤花5年時間,自主設計的一套“過程評價系統”近日運用在教學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更讓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變得多元、立體。
“下面這個問題,我們看看誰來回答。”當肖江濤老師在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之后,大屏幕上全班學生的名字開始滾動,隨機停在一個名字上,對應的學生便站起來回答。肖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當場給分,系統自動記錄。家長通過“過程評價”微信小程序,可以實時看到孩子在校學習情況。近日,在這節以“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規律”為主題的展示課上,肖江濤展示了這套“過程評價系統”在教學中的運用。課堂上,肖江濤設計了難度和層次不同的問題,簡單問題均采用系統隨機點名的方式抽取學生回答,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則讓學生舉手回答。
每名學生回答之后,他都會在系統中立即給予評價。在評價學生時,他預設了“正確回答問題、積極回答問題、樂學善思、小組合作加分、演講加分、上課聽講認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等維度,對應著不同的加分,在一兩秒之內就可以給出評價。學生的課堂練習,也可以利用系統很方便地展示。學生練習時,他會來回巡視,看到值得講評的練習,就用手機拍下照片,上傳至系統,之后就可以在大屏幕上輕松調用。
肖江濤說,自己對信息技術運用非常有興趣,自學了許多編程語言、動畫制作等技能,從五六年前開始研發這套系統,盡管市面上也有一些現成的教學輔助軟件,但大多與教學實際貼合不夠緊密。他開發出的“過程評價”軟件,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肖江濤將軟件免費分享給其他老師使用,根據教學實踐不斷改進,使軟件更加符合教學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