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億市場主體承載著數億人就業創業”,要“完善減負紓困等政策,夯實經濟穩定運行、質量提升的基礎”,“圍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對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要同步落實監管責任和措施”。
企業是市場主體,政府是服務企業和群眾的“店小二”。過去幾年,我市連續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政策三個“100條”;今年春節后首個工作日,市委市政府又召開全市深化作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會,發布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和“寧企通”惠企綜合服務平臺。這個平臺目前運行情況如何?優化營商環境,市場主體還將享受哪些“利好”?記者對市發改委一級調研員、經濟體制改革處處長張謙進行了提問。
160余條惠企政策已上線,100余個政策事項免申即享
問:為什么要設立“寧企通”惠企綜合服務平臺?平臺目前運行情況如何?
答:去年,市有關部門結合“企業加油站”活動,走訪全市156家企業,發放調查問卷600余份。不少企業反映,政府雖然出臺大量惠企政策,但對企業來說仍存在“政策理解不準確、政策申報不熟悉、政策兌現不便捷”等困難,有多達56%的企業希望實現“惠企政策精準直達”,排在需要解決問題的首位。
我市直擊痛點,打造“政策一站匯聚、服務一屏推送、事項一次辦理、資金一筆撥付、兌現一網監管”的“寧企通”惠企綜合服務平臺,目前已在江蘇政務服務網南京旗艦店正式上線運行。點擊平臺政策模塊,這里不僅有最新的惠企政策動態推送,還可以分創新型城市、營商環境、助企紓困、產業扶持等八大專題尋找想要了解的政策。在“政策超市”里,各項政策進行標簽化分類,企業不僅可以查看、咨詢,更可以直接申報,實現事項一次辦理。目前,市區兩級共上線惠企政策160余條,惠企申報事項400余個,免申即享政策事項100余個。
對誠信守法者“無事不擾”,對違法失信者“利劍高懸”
問: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圍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對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要同步落實監管責任和措施。對此,南京將如何貫徹落實?
答:我市持續深化“證照分離”改革,目前已實現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對全市具有許可權的134項、在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及參照實施地區擴大試點實施的審批權限內33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4種方式分類實施改革。推進注冊登記便利化方面,我市加大注銷便利度改革力度,進一步優化注銷登記流程,精簡企業注銷申請材料,壓縮企業辦理時限、降低企業注銷成本。
作為全國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我市形成以《南京市社會信用條例》為綱領的社會信用制度體系。積極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分類管理相結合,對被抽取企業的登記事項和公示信息進行檢查,切實做到對誠信守法者“無事不擾”,對違法失信者“利劍高懸”。構建市場主體信用分類標準,建立與市場主體信用分類相適應的監管機制。2021年全市共358個部門通過省市場監管信息平臺開展2777項抽查任務,共抽查各類主體64926戶,其中單部門雙隨機任務2444項,抽查主體61963戶,部門聯合抽查任務333項,抽查主體2963戶。
我市民營企業轉貸基金一年轉貸307.91億元,惠及企業4488家
問:融資難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我市在這方面有什么考慮?
答:為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我市設立民營企業轉貸基金,疫情期間推出免息新政,精準直達中小微企業,助力企業“零成本”轉貸。據統計,2021年市民營企業轉貸基金累計轉貸307.91億元,帶動實際續貸融資總額317.92億元,共惠及南京民營企業4488家。
培育支持“我的麥田”知識產權金融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發展,引導平臺完善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模式,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一站式服務,解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21年通過平臺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7.8億元,占全市64%。
2021年,市區兩級還共同開展“信易貸”專場推介活動100余場,市“信易貸”平臺為超過4萬家中小微企業提供信用貸款567.3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