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夏天最慘淡時一場表演只有7個觀眾,而今場場演出座無虛席,抖音上開設的官方賬號已逼近百萬粉絲。這是中國西南地區唯一的方言喜劇社團——重慶“扯館兒”近年經歷的涅槃改變。
短短4年時間,不同于傳統相聲的重慶方言版相聲表現形式在全國收獲一批忠實粉絲,團隊負責人周殿杰8日向記者直言“確實沒想到”。究其原因,唯有熱愛、堅持與創新。
熱愛,不可辜負
“80后”周殿杰是山西人,從小就有一個“相聲夢”,10歲便開始登臺表演,17歲在北京學藝。2001年他赴重慶求學,自此扎根山城成了一名“新重慶人”。日漸融入城市的同時,周殿杰一邊做著“上班族”一邊為“圓夢”尋出路。
“大家都喜歡相聲,志同道合地就湊到了一起。”經實踐,周殿杰發現,源于華北的傳統相聲藝術在重慶沒有市場。于是,2016年“扯館兒”成立之初,合伙人們就定下走本土方言的規劃,品牌名也諧音重慶本土方言“扯拐兒”,意為幽默好玩兒的人。表演的喜劇藝術形式涵蓋渝派相聲、小品、脫口秀、魔術、默劇等。創作素材和作品內容則定位為方音俚語、名勝古跡、衣食住行、市井民俗等地域文化。
集結號吹響,一批相聲愛好者聞訊而來。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一邊繼續做著婚禮主持、藥品銷售、廚師、房產中介等工作,一邊登上夢寐以求的藝術舞臺。
堅持,柳暗花明
2016年8月28日,“扯館兒”的第一場演出,雖然有275位觀眾,但來的都是捧場的親戚朋友們。演員們“只求一方舞臺”,就算只有個位數的觀眾,也堅持完成每一場演出。但持續低迷的市場還是令演出不得不中止,2018年“扯館兒”直接停演了七八個月。
俗話說“置之死地而后生”。周殿杰選擇堅持,偏向虎山行。2019年初,經過多方爭取,“扯館兒”在重慶一大型商圈獲得了每月一場的演出機會。令人意外的是,一位觀眾將演出視頻發到抖音上,獲得6萬多點贊的同時,用重慶方言說相聲的全新表演形式也進入大眾視野,“起死回生”就在一瞬間。
彼時,移動終端正悄然進入人們生活,“扯館兒”緊緊抓住移動互聯網紅利,開始入駐中國多個社交平臺,適時發布演出片段。“火了”讓“扯館兒”野蠻生長,演出票變得一票難求。最火爆的一次,400多張票47秒售罄。
如今,在諸多重慶旅游攻略中,“看美景、吃火鍋、聽扯館兒”已成標配。“扯館兒”也在磁器口古鎮旁有了專屬劇場,每周二至周天晚上7點半準時開演,叫好的觀眾中不乏拖著行李箱的游客。
創新,與時俱進
“藝術上沒有權威,我們愿意顛覆傳統。”周殿杰認為,方言與普通話不是決裂對立的關系。普通話是交流的工具,而一座城市的特色文化用方言可更好傳遞。演員們借表演推廣的是重慶的方言文化,而非方言。
舉例來說,普通話里的“緊張”,重慶方言說“腳指頭都抓緊了”。普通話“想打你”,重慶人說“嘿想飛起給你一腳”。方言里蘊含的生動、情緒上的飽滿呼之欲出。
“重慶方言呈現了重慶人的性格,特別接地氣,大家聽完感覺就是身邊人發生的事,這是方言的魅力,也是我們團隊的優勢。”“扯館兒”創始人之一、渝派相聲傳承人吳楠介紹,目前團隊20多名演員中,最大的是“60后”最小的是“99后”,年齡跨度雖大,但更利于思想碰撞。
藝術來源于生活,為保證喜劇的與時俱進,“扯館兒”每周都會舉辦創作討論會,演員齊聚交流日常趣事,形成創作靈感,且每位演員每個月都要保證出至少一個新作品。吳楠說,創作不能閉門造車,為在表演中展現市井文化,他還常常去到菜市場等地,觀察市民生活點滴,“把生活中的素材提煉出來,再經舞臺加工后,特別受歡迎。”
關于未來市場,周殿杰表示,“扯館兒”將堅守扎根西南地區,培養大眾的文化娛樂消費習慣;同時,持續拓寬線上傳播的寬度,把觀眾引到線下體驗感受方言文化,從而打開深度。
大數據顯示,“扯館兒”的觀眾多為30歲至45歲的工薪階層,在快節奏生活中,他們需要通過開懷大笑紓解焦慮與壓力。當下,“喜劇路越走越寬”令周殿杰充滿期待,回想起入行初心,他說:“來‘扯館兒’不只是聽相聲,來了就是要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