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喜劇電影《發財日記》自12日正月初一上線以來受到專家好評:影片以小人物視角折射祖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向千千萬萬城市化進程中的建設者和普通勞動者致敬。
《發財日記》故事跨越近30年,講述了小寶(宋小寶飾)、二哥(沙溢飾)兩個東北窮小子在深圳打拼經歷種種挫折和磨難,結識女青年馬露(馬麗飾)后,齊心協力將一個棄嬰養育成人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普通人,小寶在工地賣苦力打零工,二哥是給老板開車的司機,馬露則在市場擺攤賣內衣。他們雖然生活困難重重,但都展露出一種樂觀豁達。
“他們是普通而又真實的第一代‘深漂’,扎根深圳頑強奮斗,和這座城市一起成長,也在這里實現夢想。小人物的命運和大時代的進程在故事里融合交匯。”影片導演宋小寶說。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田維鋼認為,《發財日記》通過描摹一群小人物的打拼,向千千萬萬城市化進程中的建設者和普通勞動者致敬。“他們既是時代的見證者,也是時代的締造者。”
小寶和二哥都心懷發財夢,但沒有學歷也沒有資源,經歷了丟工作被打、領養棄子、走私被抓等挫折,即使到故事結尾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發財”,卻收獲了比物質財富更重要的親人和情感。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表示,電影名為“發財日記”,其實所謂的“發財”、對于財富的渴望,是在物質還不夠發達的時代,普通人對幸福生活向往的一種具化和象征。“不論是擺攤小商販還是工地農民工,電影細致入微地刻畫了一群為了美好生活奮斗拼搏的人物群像。”
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文獻館副館長張亞昕也對《發財日記》的社會意義和現實價值給予肯定:“平凡小人物經歷了重重磨難之后的陪伴、善良和溫暖,飽含著更加具有爆發力和震懾力的正能量。它讓觀眾相信,我們所擁有的人生經歷、人與人之間最善良質樸的情感就是最寶貴的財富,相信這也是這部電影想要帶給大家的最溫暖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