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一點殘釭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
“銀釭”“殘釭”都是指古代的一種燈具,發明于兩千多年前的漢代。
釭燈具有取光藏煙的環保功能。近日,南博鎮院之寶展廳迎來了新主角——漢代錯銀銅牛燈,是釭燈的經典代表之作。
最早的燈具
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
每個時代的燈具,都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標志,是藝術和科學技術相結合的結晶。三千多年前,人類開始使用簡單燈具承載火燭,書寫文明史。從簡單粗糙的豆燈到如今花樣繁多的現代燈具,燈具的歷史變遷打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
中國現存最早的火把燈具出于戰國,在《楚辭·招魂》中有“蘭膏明燭,華鐙錯些”的記錄,說明戰國時已出現“鐙”這個名稱了。在周代,“鐙”、“登”通用,《爾雅·釋器》寫道:“木豆謂之豆,竹豆謂之豆籩,瓦豆謂之登。”徐鉉曰:今俗別作燈,非是,晉郭璞云:禮器也。
古人把“鐙”稱燈,應是字義的假借。豆,是商周時期的一種食器,用以盛放腌菜、肉醬等的器皿,也是古代的禮器,多用青銅、陶瓦所制。
在很長的時間里,人類都是靠火堆的燃燒來照明。雖然,火是人類最早的照明光源,但不能稱為專門的照明用具。據南京博物院工作人員介紹,真正意義上的燈具,大量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文獻資料和考古發掘表明,豆燈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定型化的燈具,材質上經歷了從陶到銅的演化。
在發掘于戰國的墓葬中,就可以看到一種盤底中央有突起可插燈芯的細把陶質豆,它就是當時的照明器具,也是我國古代燈具的主要形式之一。
取光藏煙
一盞燈點亮古代環保“黑科技”
漢代,燈具的使用更加普及。不僅在形狀、種類、材質上變得多樣化,而且注重實用性和技術性。由此,燈具藝術進入新的高度。1980年5月,錯銀銅牛燈出土于江蘇省邗江縣甘泉鎮一座東漢初年墓(甘泉二號漢墓)。根據該墓同時出土的鑄有“山陽邸”、“建武二十八年造”銘文的雁足燈和“廣陵王璽”金印,可以斷定墓主人應為東漢初年廣陵王劉荊。
劉荊是光武帝劉秀的兒子。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劉荊被封為山陽公,17年后晉爵為山陽王。光武帝去世后,明帝劉莊即位,改為廣陵王。廣陵位于現在的揚州,西漢設廣陵國,東漢改為廣陵郡??梢哉f錯銀銅牛燈應屬王室器物。錯銀銅牛燈工藝精湛,以流云紋、三角紋、螺旋紋為地,飾龍、鳳、虎、鹿等神禽異獸圖案,線條流暢,飄逸瀟灑,是漢代眾多青銅燈具中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上乘之作。錯銀銅牛燈通高46.2厘米,牛身長36.4厘米。燈座是一頭體形肥碩、張口低頭、起步欲斗的黃牛。它兩耳直立,雙目圓睜,尾巴上翹,顯得雄健而強勁。
錯銀銅牛燈由燈座、燈盞、煙管三部分組裝而成。它的三部分均可拆卸,使用和擦洗相當方便。燈座是一俯首站立、雙角上聳、四足矮而敦實、尾卷曲向上、雄渾壯碩的黃牛。牛腹中空,背負圓形燈盤,燈盤一側設置扁平把手,便于轉動燈盤,盤上飾兩片可以靈活轉動的燈罩,其中的一片刻鏤空菱形斜方格形紋,起到散熱、擋風和調光的作用。燈罩上緊扣穹頂形罩蓋,蓋頂之上均勻彎曲的煙管與牛頭頂上方凸出的短管緊密套接。當燈火點燃時,所產生的煙塵通過煙管導入燈座腹腔中的清水被過濾,從而確保室內空氣的清新,這項發明在世界燈具史上處于領先地位。15世紀意大利科學家達·芬奇發明鐵皮導煙燈罩,與我國相比晚了1500年,到了18世紀,法國人肯開和瑞士人阿干德才改用玻璃罩代替了鐵皮燈罩。
功能豐富
吊燈和筒燈在漢代已經出現
人類自掌握人工取火的方式,燃起的第一堆篝火,其實就是人類制作的第一盞燈。從那時開始,古人對燈具的精益求精就一直沒有停止。
現代人在裝修中,根據功能和區域的需要,將燈具分為:吊燈、筒燈,壁燈等?;蛟S大家想象不到,其實在漢代已經產生了筒燈、行燈、吊燈、盤燈和釭燈等不同種類的燈具。
其中,筒燈為圓筒形,有蓋,并裝置有銅管;行燈主要在行走時使用。為方便移動,燈盤上附有長柄,便于手持。下有三足,增加放置的穩定性;吊燈燈體配有鏈條,可以懸掛;盤燈與高柄豆相似,燈盤結合各種動物和人物雕塑,更具有裝飾性;釭燈在結構上有排煙管,將產生燈煙吸入燈座中的清水中,既防止煙氣彌漫,又上升繼續助燃。
燈,不僅是一種照明工具,還是一種裝飾品。在考古出土的漢代燈具中,青銅燈占了絕大多數。其中,人俑燈的形象多為奴婢或胡人,大小高低不一、持燈方式各式各樣。多枝燈的形體一般較高大,下有燈座撐托樹干式的燈柱,燈盤少則三個,多則依次遞增。此外,還有許多動物造型的燈具,比如鎏金銅鹿燈、錯銀銅牛燈。
漢代工匠們傾注藝術巧思,在處理人與燈的關系時,充分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追求與建筑環境、視覺空間的和諧統一并兼顧了環保,讓現代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