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9年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那句“請給我一次失敗的機會”,到2023年自游家造車困于資質最終折戟,國內汽車市場關于造車資質的話題和爭議好像從未平息過。
【資料圖】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公示《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第371批)第四部分公布了“被撤銷的企業及產品”名單?!蹲C券日報》記者查閱“自行申請注銷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項目發現“北京寶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列。這意味著,寶沃汽車自行申請注銷了乘用車的汽車生產資質,而此前盛傳的“小米將繼承寶沃造車資質入局汽車行業”的傳言也不攻自破。
與此同時,根據小米官方此前公布的進度,小米汽車定于2024年一季度將正式量產的計劃不變。而市場有傳聞稱,通過注銷寶沃汽車生產資質,小米汽車已被“特批”獲得“新增”汽車生產牌照。但截至發稿前,小米汽車方面未就此作出回應。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高云鵬表示,在目前不新增造車資質的情況下,造車資質的“入場券”或不僅是停止發放,也將停止流通。如果造車大門依舊緊鎖,對于還未量產落地的小米汽車來說,未來走向不僅關乎自身前途命運,還將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
造車門檻陡然升高
“我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聲譽,再次披掛上陣,為小米汽車而戰!”2022年3月底,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宣布,小米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領域,未來10年將投入100億美元。雷軍認為,智能電動汽車是未來10年最寬廣的發展賽道。
然而,造車難度有目共睹。首先便是耗資巨大。小米財報顯示,2022年小米在智能電動汽車等新業務上投入了31億元。2023年一季度,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為11億元。在全球消費電子低潮期,小米將如何平衡現金流,應對燒錢的“造車游戲”已成為首要難題。
除燒錢之外還有資質問題。此前,新能源汽車“雙資質”極難獲得。一家企業若要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既需要符合國家發改委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同時還需要滿足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車準入規定》,即須滿足生產和銷售的大小“雙資質”。這也是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選擇代工的原因之一,更是博郡汽車收購一汽夏利、拜騰汽車收購一汽華利的最重要原因。
據記者了解,代工模式是獲取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成本最低的方式。相較于申請和收購,代工模式無須建廠或收購車企,僅需花費產線改造、委托生產的費用,資金投入顯著降低。此外,新造車企業利用傳統車廠成熟的生產線、有經驗的生產管理團隊,將精力聚焦于產品研發,既可以提升產品競爭力,又能快速實現量產推向市場。
然而,根據工信部2022年初發布的《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委托生產試點工作的通知》,委托企業的條件是通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受托企業的條件是通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且具備與委托生產產品同類生產資質。也就是說,代工模式下的雙方也均需要具備生產資質才能代工生產。生產資質的收緊讓造車門檻陡然升高。
積極鼓勵利用既有產能
事實上,由于缺乏造車資質陷入困境的新能源車企不在少數。今年4月初,由李一男創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自游家宣布停止服務,官網也無法訪問。此前,自游家曾和大乘汽車進行生產制造方面的合作,但2020年3月底,大乘汽車停產,讓自游家陷入了造車資質的困境。
另外,部分已取得“雙資質”的汽車企業,也并沒有憑借這一準入“護身符”發展壯大。從知豆汽車、長江汽車、前途汽車等企業的發展現狀來看,除資質外,資金、技術、人才儲備才是影響新能源汽車項目進展的關鍵。
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認為,現在新能源汽車廠家比較多,真正成功走出來的不多,100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在競爭當中一定會優勝劣汰,最后集中到幾家頭部企業?!暗?這期間)也不斷有新進入者,準備新上產能。對于已有的具備新能源汽車資質的企業。這類企業在申請新上產能時,可以看看它現在的產能利用率是多少。充分撮合其利用現有的產能設施,通過對現有產能設施的改造來盤活僵尸產能??梢栽O定一個產能利用的比例,例如60%或70%,預留出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泵幺妆硎?。
“另一種情況是最難的,即怎么把握好那些從來沒造過車的企業的準入門檻,資質發放或可將審批制改為注冊制?!泵幺渍f,要用新方法來體現既支持發展,又防止盲目建設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狀況的出現。
對此,中國乘用車產業聯盟秘書長張秀陽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認為,應盡快設計出科學合理的資質準入與產能調節制度,以避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出現“一松就亂,一管就死”的局面。(證券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