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巧合,昨日在上海開幕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云端峰會”首次在大型會議現場采用了真人全息投影技術。依賴于這一技術,數千里之外的黑石集團CEO蘇世民、特斯拉CEO馬斯克、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等嘉賓在大屏幕上現身,言談舉止宛若真人,仿佛與觀眾近在咫尺。恰因為此,今年這屆大會的名稱才顯得更為貼切和名副其實。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和蔓延以來,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頻率顯著上升。隨著數據、算法、算力的日新月異,人工智能的價值拐點也正在降臨。因為人類的需求更強烈了,人工智能的優勢得到凸顯,其發展空間也有望得到進一步拓展。
但這又帶有嚴重的功利主義傾向。從大會現場數位嘉賓的發言來看,一方面是疫情讓人們不得不更依賴遠程在線等形式進行工作、娛樂和消費,同時也不可否認,人類對于人工智能的認識和使用依舊存在局限甚至爭議,即便在疫情防控的過程當中,人們更多仰仗的還是傳統智慧和城市管理手段。“熔斷式防控”與人工智能無疑是背道而馳的。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認為,在疫情期間,人工智能成為一個亮點??挂哌^程中的資源調配、信息追蹤以及健康安全碼等,都是人工智能發展的結果。百度公司CEO李彥宏卻對現實情況表達了遺憾,他認為,我們沒有能夠在武漢封城之前派遣大量無人車去幫助人們的日常生活,對于未來可能長期存在逆全球化風險,我們也沒有足夠的技術和應用儲備。
阿里巴巴創始人、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云認為,AI應該翻譯成“機器智能”。動物有本能,機器有智能,而我們人類擁有的應該是智慧。疫情沒有改變技術變革的趨勢,但加速了數字技術的變革。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大多數媒體人員僅能借助互聯網3D虛擬云端技術參會和進行報道。該技術對電子設備硬件提出了較高要求,如電腦操作系統不能低于Windows10或MacOS10.12,需有GTX950以上獨立顯卡等等,這又成為技術對人類的一種倒逼。
但無論如何,人工智能的發展和使用空間注定會日益廣闊。目前的互聯網、金融、安防和交通領域,大約提供了50%以上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緊隨其后的是消費電子、教育醫療等等。2019年德國漢諾威工博會上有專家預計,到2025年至少60%的企業業務流程將被人工智能取代。
隔著巨大的真人全息影像屏幕,馬斯克宣稱——“利用現在的特斯拉硬件,只需改進軟件便可實現L5級別的自動駕駛。”這不禁使人聯想到其上海工廠的“特斯拉速度”,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又會飛躍到令人炫目的哪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