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影視從業人員意識到:行業變了,而且是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質變。
在一家頭部基金負責文化行業投資近10年的李析告訴記者,過去幾年文娛行業遭遇投資寒潮,一方面是IPO收緊,資金退出難;另一方面,文娛行業是充斥著泡沫的高風險行業,一家公司對單一項目的依賴程度很高,一部劇就能給一家公司帶來可觀的收入,如果不能及時播出,則有可能拖垮一家公司,而影視作品的變數太多,明星緋聞、市場環境都能成為播出阻力。
“文娛行業的不確定性很高,且國內沒有完善的保障制度,很容易令投資人望而卻步。”不過,李析還是長期看好這個賽道:“至少大眾需求非常旺盛,未來只要需求端足夠旺盛,文娛行業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他說:“博納影業IPO一事終于有了新進展,耀客傳媒也簽署了上市輔導協議,這讓市場看到了影視行業融資環境回暖的希望。”那么,文娛行業的風險該如何規避?機會又在哪里?
“問題明星”拖累業績
三年前,耀客傳媒從新三板摘牌,一直謀求機會轉戰A股。期間,公司拍攝了《安家》《人不彪悍枉少年》等多部熱播劇,“老板娘”張萌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均為公司上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但耀客傳媒也曾“踩雷”。公司2018年開機的懸疑探案電視劇《無名偵探》,受劇中演員吳秀波、翟天臨負面新聞影響,至今未能順利播出。有業內人士認為,該劇被“雪藏”的可能性極大。公司2019年的重點項目《人民的財產》,受劇中演員趙立新的不當言論影響,或將面臨刪改個人戲份的境況。
最近幾年,隨著直播、微博等平臺曝光度提升,明星負面新聞頻發。幾乎每個明星的負面新聞都會影響到公司或者影視項目。李析表示:“如果一部劇遇到‘問題明星’,那么極大概率會影響出品公司當年的收入,如果‘問題明星’還是主演,那很有可能投資就打水漂了。”
以《巴清傳》為例,男主角高云翔、女主角范冰冰均負面新聞纏身,導致某上市公司2018年凈利潤虧損了9.27億元,虧損原因就是《巴清傳》未能順利播出,公司對相關應收賬款5.99億元單獨進行了減值測試,計提壞賬準備4.96億元。
2019年,該公司凈利潤為-1.07億元。仍是因為《巴清傳》對電視臺確認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沖回,而期內其他業務確認的收入金額不足以抵消《巴清傳》營業收入沖回的影響。
“兩位明星,連續兩年拖累上市公司業績,這在2018年之前是無法想象的。”一位券商分析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隨著明星與上市公司捆綁越來越緊密,市場對娛樂公司的風險把控要求也越來越高。
“對于影視公司而言,他們會在合同的違約責任條款中明確,明星因自身負面新聞或信息導致明星形象毀損而短期內無法從事相關影視娛樂工作,從而給經紀公司帶來損失的情形,約定巨額違約金。”北京市中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銘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違約金而言,既包括經紀公司前期包裝藝人所投入的財物金額,也包括經紀合同繼續履行后經紀公司可以獲得的潛在的合理利益。這個合理利益需要雙方談判確定范圍。
但現實生活中,追償的公司并不多。一位業內知名的經紀公司副總裁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一方面,娛樂圈是關系網,大部分公司都會給明星留有余地,告上法庭意味著“撕破臉”;另一方面,違約責任難以界定,有人是自己犯錯,有人是被牽連。
他認為,中國影視行業沒有形成工業化體系,重要原因之一是沒有完善的投資保障體系,“融資難,抵押融資只能依靠房產等實體資產,預售票房質押體系還不完善,因為金融機構無法信任出品方。一旦出現負面消息,可能就是一筆壞賬。”
粉絲瘋狂公司“躺槍”
更令人意外的是,有時明星并未犯錯,也免不了遭受非議,最終殃及“池魚”。兩年前,一場百億元并購案轟動文娛行業,就像蝴蝶震動的翅膀,揭起了兩年后網文市場的一股颶風。
2018年,數次謀求登陸A股未遂的新麗傳媒發生了兩次重大股權變革。當年3月份,光線傳媒將其持有的新麗傳媒27.64%股權以33.17億元的價格轉讓予騰訊,粗略計算,新麗傳媒估值為120億元。半年后,同為騰訊系的閱文傳媒拋出全資收購計劃,給新麗傳媒的估值為155億元,半年的時間里,新麗傳媒估值上漲近30%。
一時間質疑不斷,收購公告發布次日,閱文傳媒股價應聲下跌17.02%,單日市值損失約103億港元。
當時新麗傳媒做出了業績承諾: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凈利不低于5億元、7億元和9億元。
但新麗傳媒實在是不爭氣,收購完成后,業績承諾一次都未兌現過。根據閱文集團財報,2018年,新麗傳媒凈利潤3.24億元,僅完成承諾的64.8%。2019年,新麗傳媒凈利潤5.49億元,完成了承諾的78.43%。
2020年上半年,新麗傳媒凈虧損9710萬元,給閱文集團造成商譽及商標權減值撥備分別為40.16億元及3.9億元。導致閱文集團上半年凈虧損33.1億元。
收購新麗傳媒這筆買賣,不但令閱文集團血虧,更在業務層面給其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在新麗傳媒的合作名單中,肖戰的名字頻繁出現,盡管新麗傳媒極力撇清關系,否認與肖戰簽訂影視約,但仍因此“惹了大禍”。
今年3月份,肖戰粉絲攻擊同人小說網站AO3,導致后者直接無法訪問,捅了同人這個小眾圈層的馬蜂窩,小說作者、讀者紛紛對肖戰及其背后公司大加撻伐。
4月底,閱文集團管理層大地震,原管理層集體辭職,這家網文行業巨頭被曝“單方面更改合約”,網文行業大批作者掀起巨大討伐聲浪,甚至有人發起“55斷更節”,讓閱文集團新任管理團隊處境尷尬。后有接近閱文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聲討浪潮是以“AO3事件”受害者為首發起的。目的是攻擊肖戰“背后的資本”,閱文集團隨之躺槍。
有不愿具名的律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雖然合作時公司會對明星行為約定違約責任,但閱文集團很難追究肖戰的責任,一方面,閱文集團強調雙方并未簽影視約;另一方面,肖戰事件的導火索是粉絲行為。
影視保險有巨大市場空間
成熟市場中,面對明星負面新聞等諸多風險,影視公司該如何規避?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好萊塢有完善的保險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完片擔保,是投資方為了保證一部電影或電視制作能夠按照預定時限及預算拍攝完成,而尋找擔保方對影視作品拍攝過程進行監督、管理的一種行為。
提供完片擔保的公司主要需承擔兩項責任,其一便是保證項目能按預算按時完成;其二便是如果影視劇的項目因各種情況無法按時完成,由完片擔保方接手,或者完片擔保方也決定放棄該電影項目,其要向投資方賠償已經投入的資金。為了轉移自己的財務風險,完片擔保公司會向保險公司投保完片保險,由保險公司最終承擔相關風險費用。
事實上,國內也有完片擔保系統。在完片保險之外,影視制作保險和侵權保險也是兩大險種。中怡保險經紀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卞磊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美國有影視一攬子保險,中國市場以意外險和第三者責任險為主。侵權保險則主要承保影視作品上映之后引發的侵權風險。由于文化作品比較容易涉及侵權問題,因此不少影視制作方尤其是在海外有發行的影視作品都要購買此類保險。
但必須強調,縱使中國票房收入已經位列世界第二,影視類保險并未完全普及。中外公司合作拍攝影片時一般會購買較為完善的保險,而純中資公司制作影片購買保險的比例要低很多。
目前國內在影視保險領域較為活躍的險企僅有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3家公司。
卞磊認為,影視險種不受重視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國內影視產業本身還處在粗獷式發展階段,對保險不夠重視;二是國內保險公司沒有發展出足夠物美價廉的保險產品;三是今年疫情對影視產業沖擊非常大,也制約了影視保險的發展。
“美國保險理念深入,同時其影視制作嚴格實行預算制,不能隨意更改,制作方一般要將2%左右的費用用于購買保險,保單比較貴,保障也全面。而在中國,與其增加保險費這筆硬性支出,制片方更愿意自擔風險,目前其購買保險的費用在其預算中占比尚不到千分之二。”卞磊表示。
在創新型影視保險方面,已有保險公司借鑒國外的成熟經驗,研發出由于特定風險導致制作預算增加的保險產品。“創新產品越來越受關注,主要是由于電影產業發展和風險控制的需求,許多投資方希望有合適的產品能夠承擔一部分投資風險。目前有一些保險公司正在做積極的嘗試。”卞磊表示。
但上述經紀公司副總裁認為,在當前形勢下,影視類保險仍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保險公司應進一步完善險種,“市場環境瞬息萬變,娛樂圈亟須多類明確的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