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我省將面向企業全面推行中國特色新型學徒制培訓,支持企業與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企業培訓中心聯合培養技能人才,合作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培養。預計到2023年,培訓1.5萬名企業新型學徒。
此次培養工作的培養對象和培養模式主要包括,以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技能崗位新招用和轉崗等人員為主要培養對象(以下簡稱職工學徒);企業可結合生產實際自主確定培養對象。學徒培養要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培養和評價“雙結合”,企業實訓基地和院校培訓基地“雙基地”,企業導師和院校導師“雙導師”培養模式,大型企業可依托本企業培訓中心等采取“師帶徒”的方式,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工作。
學徒培養目標以符合企業崗位需求的中級工、高級工及技師、高級技師為主。培養期限為1-2年,特殊情況可延長到3年。各類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可結合實際需求和學徒職業發展、技能提升意愿,采用舉辦培訓班、集訓班等形式,采取彈性學制和學分制等管理手段,按照“一班一方案”開展學徒培訓,學制和課程學分由企業和培訓機構共同協商并在培養計劃中明確,由企業和培訓機構共同考核。
中小微企業培訓人員較少的情況,可由地方工商聯及所屬商會,會同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根據培訓職業,統一協調和集中多個中小微企業人員與培訓機構合作開展培訓。
按照方案規定,每年培訓的集中授課時間不少于100學時,崗位實操不少于200學時。職工學徒修滿規定學分的,由企業和培訓機構共同核發培訓合格證書,由具備資質的鑒定或評價機構開展技能評價,核發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或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對開展學徒培訓的企業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補貼資金從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或就業補助資金列支。補貼標準由各市(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確定,學徒每人每年的補貼標準原則上5000元以上,補貼期限按照實際培訓期限計算。
學徒在學習培訓期間,企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工資,且工資不得低于企業所在地最低工資標準。企業按照與培訓機構簽訂的合作協議約定,向培訓機構支付學徒培訓費用,所需資金從企業職工教育經費列支;符合有關政策規定,由政府提供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承擔帶徒任務的企業導師享受導師帶徒津貼,津貼標準由企業確定,津貼由企業承擔。
同時,建立獎勵激勵機制。充分發揮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等技能人才傳幫帶優勢,充分利用技能大師(專家)工作室、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等技能人才培養陣地,鼓勵“名師帶高徒”“師徒結對子”,激發師徒主動性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