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如今卻有一些不良商家或機構抓住人們“求美心切”的心理,推出不正規的“美容貸”等產品,并利用涉嫌虛假宣傳的廣告誤導消費者,導致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為了避免亂象的產生,9月27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發布通知對相關廣告說“不”,明確自即日起,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機構、平臺一律停止播出“美容貸”及類似廣告。
即日起一律停止播出
9月27日晚間,一份名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停止播出“美容貸”及類似廣告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發布,正式將此前肆無忌憚的“美容貸”及類似廣告關入禁閉室,不允許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機構、平臺進行播出。
《通知》指出,近期發現,一些“美容貸”廣告以低息甚至無息吸引青年,誘導超前消費、超高消費,涉嫌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造成不良影響。
對于此次下發《通知》禁止播出相關廣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方面表示,各地各單位核查清理的情況,需于10月15日前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傳媒司。同時,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機構、平臺要高度重視,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廣告宣傳也要講導向的要求,抓緊組織進行核查清理,確保上述要求落到實處,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營造良好傳播環境。
問題廣告陷阱重重
“祛痘祛斑只要9元”“脫毛體驗價1元”“免費植眉”……類似的美容廣告在視頻平臺、社交媒體上早已是屢見不鮮。但低價或免費的噱頭背后,卻陷阱重重。
今年8月,消費者甜甜被蕾特恩的低價祛痘廣告吸引,到店體驗時被推薦做了一款標價6888元的祛痘套餐。“他們先是承諾一個月無效可隨時退,又告訴可以分期付款,一個月只需要幾百元。當時覺得還算劃算,就同意做了。”甜甜表示,等到體驗項目中被告知分期付款需要下載一個叫“既分付”的軟件,在反復確認是否為貸款軟件得到否定答案后,她同意了工作人員拿自己的手機操作付款流程。“等我回家一查才發現這個軟件就是個貸款軟件,稀里糊涂就背上了網貸,想終止合同,對方卻說要追究我的法律責任。”
像甜甜這樣因為低價誘惑被騙“美容貸”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北京商報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以“美容貸”為關鍵詞,搜索出來748條相關投訴,其中上當的消費者多為學生。“很多平臺都非常愿意貸款給學生做醫美,因為學生社會經驗和金融知識不足,很容易被低息、零息的宣傳所誘惑。能在學信網查到信息的學生的貸款利息基本是最高的,學生借錢還不上,可以找家長和學校,他們跑不了。”有知情人士爆料稱。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的美容美發類投訴為16459件,同比增長60%,投訴量位居服務類投訴的第五位,其中一類集中問題就是誘導消費者辦理美容網貸。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提醒:“一般這類糾紛對消費者來說,維權成本非常高。而且,有的消費者如果通過‘美容貸’接受了不正規的醫美服務,結果很可能就是‘貌財兩空’。因此,消費者在進行美容消費時一定要特別小心。”
持續打擊規范市場秩序
近段時間,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對廣告以及視聽節目進一步加強管理,除了此次禁止“美容貸”及類似廣告以外,9月17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通知稱,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宣傳推銷檳榔及其制品。
而在去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則先后印發了《關于停止播出“減肥傳奇瘦身貼”等部分版本廣告的通知》《關于部分衛視頻道醫藥廣告播出嚴重違規問題的通報》《關于停止播出“中醫新知甩脂貼”等部分版本廣告的通知》等文件,全面清查所有相關在播和擬播廣告,凡存在類似違規問題的,一律禁止播出。
“廣告是產品與消費者之間對接的渠道之一,消費者通過廣告了解相關產品,而產品借助廣告這一渠道為自身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因此保證廣告質量便顯得尤為重要。”電視評論人孫禹認為,如若廣告存在虛假內容,將會直接給消費者帶來傷害,同時也會進一步傷害到市場與行業的發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政府層面發文對廣告進行更為嚴格的規范,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問題廣告的出現。孫禹表示,市場上難免存在不法投機者想要借助虛假廣告牟利,因此打擊問題廣告不僅是一時的監管,也需要借助多方力量進行持續性的打擊,以維護市場及行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