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十大著名歌劇有哪些?
1、《圖蘭朵》
《圖蘭朵》聽名字有點像西藏風格,實際上該歌劇也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改編的,看到這里真的佩服意大利的歌劇文化。雖然是由意大利人創作的,內容卻選自一個中國傳奇故事,該歌劇曾在廣州大劇院上演過。
2、《鄉村騎士》
《鄉村騎士》是意大利獨幕歌劇,自1890年第一次在羅馬上演,該歌劇就取得了成功,不僅是它的歌詞與音樂結合得十分協調,使之與劇情相適應,更多的是內容取材來源于普通的平民生活,給人印象深刻,與觀眾一起創造了共鳴。
3、《浮士德》
《浮士德》是由歌德創作的詩劇,主要是以德國民間傳說為題材的,不過后由法國查理·古諾、朱留斯·巴畢爾等人改成了歌劇,于1859年在法國巴黎上演。這部作品本身就有一定的地位,加上里面的故事、情感、思想錯雜多變,結構龐大,風格多變,本就不易表達,然而歌劇的形式,使得這部作品容易通俗易懂些。
4、《蝴蝶夫人》
這部歌劇是由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創作的歌劇。這是一部悲劇,該劇以日本為背景,敘述女主人公喬喬桑與美國海軍軍官平克爾頓結婚后空守閨房,等來的卻是背棄,喬喬桑以自殺了結塵緣。這部歌劇的首演并不成功,后普契尼加上了一些抒情曲調,還進行了一些刪改,使得這部歌劇成為世界歌劇舞臺上盛演不衰的劇目之一。
5、《托斯卡》
《托斯卡》也是由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創作的歌劇,劇本由賈可薩和伊利卡根據薩爾多的戲劇改編。這部歌劇在中國大劇院上演過,主要講的是一個女人為愛盛開和凋零的故事,是一個凄慘的悲劇。
6、《藝術家的生涯》
《藝術家的生涯》的成功,離不開一個人的功勞,那就是普契尼。這部歌劇中的曲子是由普契尼親自譜的,不過萊昂卡伐洛也譜過曲。主要講的是夢想成為藝術家的貧窮青年和造花女工間發生的故事,有歡笑、有眼淚,并一起發生美好的愛情故事。這是一部很有正能量的歌劇。
7、《奧賽羅》
這是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悲劇之一,劇情跟《羅密歐與朱麗葉》差不多,都是愛而不得的愛情故事。不過,不同的是,這部劇更多表現出了種族歧視和殖民主義,反映了當時社會背景。
8、《卡門》
歌劇《卡門》是法國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劇,不過該劇在比才死后才獲得成功,主要原因是這部歌劇經由美國女高音格拉汀·法拉的有聲電影和查理·卓別林的一部無聲電影,擴大了該劇的知名度,此后變得長盛不衰,成為當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劇。
9、《茶花女》
《茶花女》本是篇長篇小說,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就算沒看過也聽說過,作品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看過這篇小說后,將其改編成歌劇,國家大劇院也有相關的版本。
10、《弄臣》
《弄臣》是G.威爾第創作的歌劇,內容改編自維克多·雨果的諷刺戲劇《國王尋歡作樂》,用音樂手法將劇中人物內心的感情變化和人物性格表現得極為深刻。這部歌劇曾在我國的國家大劇院表演過,贏得了很高的贊賞。
意大利歌劇代表作人物有哪些?
奧芬巴赫
雅克·奧芬巴赫(1819-1880年),德裔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出生在德國,原姓埃伯斯特,后以原居住地奧芬巴赫為姓。他父親是科隆大教堂的合唱指揮,并成為奧芬巴赫的音樂啟蒙老師。1833年,父親送24歲的奧芬巴赫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此后他便定居于此。奧芬巴赫曾從阿萊維學習過作曲。他擔任過巴黎喜歌劇院的演奏員、法蘭西歌劇院指揮,創辦了巴黎人的輕歌劇院。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他移居到意大利和西班牙。1876年到美國參加世界博覽會,并作訪問演出。 1880年,奧芬巴赫在《霍夫曼的故事》排練期間去世。
奧芬巴赫最主要的成就是輕歌劇,直19世紀中葉,他在20多年里創作了近100部輕歌劇,這些作品在巴黎盛極一時。奧芬巴赫于1853年寫成了第一部喜歌劇《佩皮托》。1858年10月21日,他創作的《奧菲歐在地獄》在巴黎喜歌劇院動上演,該劇取材于古希臘神話,奧芬巴赫將其改編得面目全非,當局指責這部作品褻瀆了古代文學,影射政府。但觀眾卻很買帳,票房直線上升,這使作為劇院經理的奧芬巴赫喜大于憂。
奧芬巴赫最著名的喜歌劇是《霍夫曼的故事》,1881年2月10日在巴黎喜歌劇院動上演后很受觀眾歡迎。這部喜歌劇有三個獨立的故事組合而成,講述了霍夫曼與三位女子的愛情遭遇,情節滑稽、怪誕。劇中的《木偶之歌》、船歌《美麗的夜》《啊,上帝,多幺迷人》等,都很優美動聽。
奧芬巴赫其它的喜歌劇還有《美麗的海倫》(1864年)、《巴黎人的生活》(1866年)、《蓋羅爾施泰因公爵夫人》(1867年)、《拉·佩麗肖爾》(1868年)等。
奧芬巴赫是法國輕歌劇的奠基人和杰出的代表。他面向大眾,把舞臺劇的傳統,喜歌劇的形式,巴黎林蔭略的活報演出與城市民謠相結合。他的曲調貫穿著大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情調,廣泛采用生活舞蹈,如華爾茲,加洛普舞 、康康舞的節奏。他的輕歌劇充滿嘲笑與諷刺的內容:帝國的當權者在政治和道德上的腐敗。但也有迎合權貴口味的一面,娛樂性強,甚至有色情性的表現二重性也正是他的藝術所以能在第二帝國存在的原因。奧芬巴赫的音樂對奧地利的蘇佩、施特勞斯、沙利文匈牙利的、萊哈爾以及現代的美國音樂劇都有影響。
托瑪和他的喜歌劇
夏爾·路易·昂布魯瓦茨·托瑪(l811-1896年),托瑪出生于音樂家庭,托馬幼年隨其父學習小提琴和鋼琴,17歲進巴黎音樂學院,1832年21歲的托瑪獲羅馬大獎。從1837年開始創作了歌劇第一部喜歌劇《雙層梯》,曾獲柏遼茲的贊賞,很快獲得成功。1849年即以《總督》占上當時喜歌劇作曲家的榜首。但是此后連續出現一些敗筆之作,最后新創作的時期才來到。毫無疑問地,那是受古諾《浮土德》的刺激。從這樣的體驗而于1866年孕育出的,就是使托瑪之名留傳青史的《迷娘》,《迷娘》1866年11月17日在巴黎喜歌劇院首演,此劇則獲得空前的成功。隨后的半年間居然上演一百次之多。此劇的法語劇本,是由巴畢耶和卡雷共同執筆。這兩位當時頗負盛名的作家,《迷娘》一劇中最著名的《君知否南國》是直接從原作的詩翻譯的。它是根據歌德的小說(威廉·邁斯特的學習年代)改編,劇情梗概是:到處賣藝的吉普賽女藝人迷娘,與富有的大學生威廉相愛。而劇團的老演員洛塔里奧對迷娘也懷有好感,他為了阻撓這對年輕人的愛情,竟企圖燒死迷娘。威廉計劃把迷娘帶回自己的故鄉意大利,并為她賣一座豪華城堡。而這座城堡喚醒了洛塔里奧的回憶,他便是城堡原來的主人,而迷娘則是他的女兒。最后,父女相認,迷娘和威廉終成眷屬。它的音樂體現了托瑪旋律優美動聽,感情纏綿的風格。這部喜歌劇中有不少精彩的唱段,如迷娘的《你可知道那個地方》、菲利雅的《我是蒂塔妮婭》、迷娘和洛塔里奧的二重唱《輕盈的燕子》等?!睹阅铩肥且徊可钍苡^眾歡迎的喜歌劇,在19世紀的后30年里,它上演了1000多場,并始終保持了很好的上座率。
過了一年多后,也就是1868年3月9日首演于巴黎喜歌劇院的五幕歌劇《哈姆雷特》再獲佳評。這部作品除了音樂創作相當成功外,還是第一部把薩克斯管引進樂隊的歌劇?!睹阅铩泛汀豆防滋亍愤@兩部作品顯然都和古諾有關。也由于這兩劇的成功,他才得以替代古諾擔任巴黎音樂院長。托馬一生作有20部歌劇,他的作品旋律優美,抒情性與戲劇性有機結合,富有傳奇色彩,但在表現上缺乏應有的深度。
杰出抒情作曲家古諾
進入19世紀的后半期,法國歌劇的抒情性加強,大歌劇逐漸衰弱,而適合現實生活的喜歌劇形式--可以夾帶對白的、主要人物不多的簡潔的歌劇形式--與意大利風格結合,得到發展,它不僅用以表現喜劇性的內容,甚至可以表現悲劇性的內容。一批創作個性和美學觀念并不相同的作曲家們以自己的作品形成了法國的抒情歌劇流派。古諾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夏爾·弗朗索瓦·古諾(1818-1893年),法國杰出的歌劇作曲家。古諾出生于巴黎,自幼隨母親學習音樂,向雷哈學習作曲。1836年進入巴黎音樂學院,他的老師有阿萊維、勒絮爾、齊默爾等當時最著名的作曲家。入學第二年,即獲得該院的音樂大獎--羅馬大獎的第二名,又過兩年,他以壓倒多數的選票榮膺羅馬大獎的第一名。1839年,獲獎后的古諾赴羅馬學習進修,并訪問了維也納、柏林、萊比錫等地,接觸到各國著名的音樂作品和音樂家。古諾于1852年出任巴黎最大的奧菲翁合唱協會的指揮。1858年任職于巴黎抒情劇院,在那里創作出了第一批歌劇。古諾最著名的歌劇是《浮士德》。這部典型的抒情歌劇作于 1859年,在巴黎抒情劇院上演,但演出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古諾用10年時間對其做了修改。1869年3月,《浮士德》在巴黎歌劇院再度公演,從此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歌劇之一。成為抒情歌劇的第一部典范。在以后的8年里,僅巴黎歌劇院就上演了1000場,而在20世紀頭10年中,它在德國共演出了3000多場?!陡∈康隆啡〔挠诟璧碌耐麘騽?,但故事情節與原作相去甚遠,只是采用了其中浮士德和瑪格麗特愛情故事的框架?!陡∈康隆返囊魳份^多地吸取了城市通俗歌曲的曲調,對瑪格麗特內心情感的描繪十分成功。她的詠嘆調《珠寶之歌》是一首旋律優美華麗,能夠充分表現花腔女高音才華的優秀歌曲。在重演時,古諾將原來的對白改為宣敘調,增加了法國人最愛看的芭蕾舞場面,更使這部作品熠熠生輝。
古諾其它主要的歌劇作品還有《薩?!?1851年)、《薩巴女王》(1862年)、《米雷葉》 (1864年)、《鴿子》(1866年)、《羅密歐與朱麗葉》(1867年)等。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后,舉家遷往倫敦避難,由于他成功地創作了歌劇《浮士德》而成為英國王室的貴賓。1874年,古諾回到法國,創作了一批優秀作品。例如《波里厄特》(1878年)、《薩莫拉的貢品》(1881年)等。
古諾是杰出抒情作曲家,他共寫過12部歌劇,除《浮士德》獲得過輝煌成功之外,《羅密歐與朱麗葉》(1867)也十分出色。古諾缺乏劇場感覺和經驗,盡管旋律優美,由于缺乏發展的動力和新鮮感,因而影響了歌劇應有的魅力。
威爾第的浪漫主義歌劇
羅西尼跨越兩個時代,即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時代。威爾第則是完全屬于19世紀的藝術家。他出生于1813年,卒于1901年。19世紀是一個在人類文明和文化方面都充滿決定性的世紀。威爾第從1839年至1893年為舞臺而創作,在這期間,他走過了19世紀浪漫主義的全部領域。
威爾第的歌劇作品洋溢著熾熱的情感旋律,其成就代表了意大利浪漫主義歌劇的高峰。他的歌劇中的合唱被改編成愛國歌曲,在意大利國家統一運動中表達著自由與獨立精神。威爾第非常注重題材的選擇和舞臺效果的處理,但有時也因其太過標新立異,導致不能通過當時的檢查。
朱塞佩·威爾第(1813-1901年),1813年10月10日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帕爾瑪公國布塞托市的小鎮隆科萊。父母經營著一家兼做雜貨鋪的小飯館。他們沉默寡言、憂郁孤僻的性格,遺傳給了威爾第,并成為他一生中的“種子”性格。威爾第出生時,帕爾馬正遭到奧地利人的大肆侵犯,他們想趕走拿破侖的軍隊(19世紀早期歐洲大陸的大部分時間不是遭受拿破侖的侵略,就是遭受那些想趕走拿破侖的人的侵略,總歸是脫不了拿破侖的干系)。由于當地條件和家庭經濟狀況所限,威爾第沒有學習音樂的良好環境。但這并沒有妨礙他對音樂的愛好。 1925年, 12歲的威爾第開始做管風琴師。威爾第的父母希望擴大孩子的音樂視野,于是把他送到附近的布塞托城,他在那里住在另一個名叫安東尼奧·巴雷奇的食品雜貨商家中,安東尼奧·巴雷奇掌管著當地的音樂會社。年輕的威爾第很快就為該城的樂隊寫起進行曲和其它音樂,不過更多是寫為他自己和巴雷奇招人喜歡的女兒瑪格麗塔彈奏用的鋼琴二重奏。
1828年的威爾第從布塞托音樂學校畢業。他選擇音樂作為其終身職業,并嘗試創作了幾部協奏曲,他為在布塞托劇院上演的《塞維利亞的理發師》寫了一首序曲,引起了小城的轟動。此間,巴雷奇為威爾第的成名立業,甚至生活起居,都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支持和資助。這種支持和父愛般的關懷,一直持續到他逝世。
關鍵詞: 意大利十大著名歌劇有哪些 意大利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