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書顯示,北京嘉曼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嘉曼服飾”)是一家經營中高端童裝業務的企業,主要從事童裝的研發設計、品牌運營與推廣、直營與加盟銷售等核心業務環節。其產品覆蓋0-16歲(主要為2-14歲)的男女兒童服裝及內衣襪子等相關附屬產品。
2020年12月31日,嘉曼服飾向深圳證券交易所遞招股說明書,擬在創業板上市。此次IPO,嘉曼服飾擬發行不超過 2700.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不低于25%,保薦機構為東興證券。預計募資8.10億元,主要用于營銷體系建設項目、企業管理信息化項目、電商運營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此次申報暴露出嘉曼服飾存在著存貨增多,涉嫌網購刷單以及具有多項未決合同糾紛等問題。發現網記者就本次嘉曼服飾申報上市一事,向嘉曼服飾公開郵箱發送采訪函請求解釋,嘉曼服飾接受了發現網的獨家專訪,并給予回復。
貨幣資金呈現負值,應收賬款超60%
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6月末,嘉曼服飾已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設有749家線下門店,其中直營店鋪229家,加盟店鋪520家;在唯品會、天貓、京東等國內知名電商平臺上,共開設了36家線上店鋪。2017-2020年上半年,嘉曼服飾線上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1.70%、42.75%、52.91%和60.31%,其中通過唯品會、天貓、京東三家電子商務平臺銷售收入占線上銷售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7.42%、96.15%、92.52%和90.07%。
線上線下雙雙“開花”讓人們看到了嘉曼服飾的進步。不過,這洶涌勢態背后的“暗潮”,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光景。
2017-2020年上半年,嘉曼服飾應付票據分別為4038.86萬元、1.54億元、1.54億元和6779.96萬元,在流動負債中的占比分別為18.12%、47.9%、43.22%和26.00%;嘉曼服飾應付賬款分別為8091.37萬元、7364.96萬元、10469.41萬元和9733.29萬元,在流動資產中占比為36.31%、22.87%、29.36%和37.33%,由此可見,嘉曼服飾公司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占流動負債的比例總和,已經超過60%之多。
此外,嘉曼服飾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3.90%、47.60%、44.53%和36.48%,而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均值分別為20.98%、26.18%、24.87%和27.06%,嘉曼服飾的資產負債率遠超同行。
存貨跌價風險重重
資產負債率的壓力與嘉曼服飾應收賬款與存貨的提高息息相關。
存貨一直是服裝行業的頭疼之處,特別是定位高端的服飾品牌企業,這一點,嘉曼服飾也不例外。
招股書披露,嘉曼服飾的存貨主要分為原材料、發出商品、低值易耗品和庫存商品。2017-2020年上半年,嘉曼服飾存貨賬面余額分別為2.67億元、3.12億元、3.22億元及3.10億元,波動較大。公司存貨計提跌價準備分別為4214.75萬元、4609.23萬元、5034.73萬元、5203.49元,存貨跌價準備持續增加,可以預知到未來嘉曼服飾很可能會遭受一定的存貨跌價波動壓力。
有專業人士表示稱,服裝企業應及時管控存貨,形成倉儲系統,便于減少存貨的產生。具體來看,存貨中的庫存商品占比最高,在各期末存貨賬面價值的占期末余額比均在90%以上。
對此,嘉曼服飾對發現網表示,期末存貨余額逐年增加,主要受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及經營模式的影響。此外,公司根據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積極調整銷售策略,逐步優化庫齡結構,減少長庫齡存貨的比例。
與此同時,自2017-2020年上半年,嘉曼服飾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6011.87萬元、8682.13萬元、7234.90萬元、4080.98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1.06%、11.91%、8.07%和12.42%,較為波動。
對于上述問題,嘉曼服飾方面回應稱,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賬齡主要分布在一年以內,應收賬款的流動性較好,公司客戶主要為大中型商場、知名電商平臺和業務合作穩定的加盟商,信用情況及回款情況較好。然而,較大的應收賬款和存貨壓力或給嘉曼服飾帶來較大的資金風險。
未決訴訟存疑
除了應收賬款與存貨方面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嘉曼服飾報告期內涉及的訴訟也一樣要警惕。公開資料顯示,其涉及的絕大多數訴訟屬于資產類型訴訟。并且,在2021年1月21日的最新訴訟中,北京東方晨宇展覽展示有限公司曾申請查封、扣押、凍結被北京嘉曼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名下價值524 083.57元的財產。
此外,近年來,嘉曼服飾存在多項法律訴訟,其中以合同糾紛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據招股書披露,在2017年和2019年,嘉曼服飾產生的兩筆未決訴訟金額分別為24.11萬元、36.19萬元,然而嘉曼服飾對發現網表示,報告期內,不存在對公司存在重大不利影響的訴訟。
根據企查查信息顯示,嘉曼服飾于2018年4月涉及在商品中存在抽檢商品不合格,且在復檢后仍然不合格,因此被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罰。
招股書披露,公司近年來仍存在買家秀、打造爆款等刷單行為。2017年-2020年上半年,嘉曼服飾在刷單上投入金額分別為8.84億元、1.25億元、4.05億元和0.12億元。因此,2019年9月,嘉曼服飾因在申請上市期間因存在刷單與自買貨行為,使用個人賬戶支付款項或費用、未能充分抵消內部交易未實現利潤等問題收到過證監會的警示函。
但嘉曼服飾在招股書中表示,刷單金額占電商收入比例極小,且均未計入公司線上銷售收入。少量刷單行為不影響公司線上客戶和收入真實性,對公司經營業績無重大影響,不存在通過刷單虛增收入的情形。而后,從2020年5月開始,公司要求禁止一切形式的的刷單行為。
有司法專業人士對發現網表示,刷單,是店家付款請人假扮顧客,通過虛構交易的方式,提升網店的銷量和排名,從而吸引更多顧客光臨的作弊行為。而刷單這一行為,違反了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四條規定。
刷單,仿佛已經成了不少電商的“慣用手段”。但不論刷的單是多是少,這一行為都愧對了廣大顧客給予商家的信任與支持。所以,企業還是要嚴于律己,努力提升產品質量,把好每一道關,才是立下好口碑的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