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有蒙古包?
蒙古包有其發展、演變的過程:古人制造洞室,沿洞壁用木頭、石頭砌到洞沿,上面搭一些橫木封頂就成了洞室。洞頂要留一口子,供人出入及走煙、出氣、采光、通風之用,后來發展成蒙古包的門和天窗。那時稱這種洞室為烏爾斡,“烏爾”原意為“挖”的意思,現代蒙古語中已經專指蒙古包天窗上的頂氈,引伸為“家”、“戶”等意。
在狩獵采集時代,蒙古族住在窩棚里,這種圓形拱頂的隱蔽窩以活樹為支柱,用樺樹皮覆蓋,制作簡單,便于遺棄。隨著原始人類由采集向狩獵過渡,活動范圍越來越大,同時也把一部分食草動物逐漸馴養成家畜,出現了畜牧業的胚胎。這就要求有一種便于遷徙的居室,于是窩棚之類的建筑應運而生。在狩獵時代向游牧時代過渡時,其居住由窩棚過渡到帳篷,帳篷用樹木做支架上蓋毛皮。
進入畜牧社會,蒙古包支架變成哈納,同上面提到的洞頂變成天窗結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雛形。也出現了毛氈帳,其形似天幕,用羊毛毪覆蓋。據《呼倫貝爾概要》載:“呼倫貝爾之普通蒙人,每限于游牧,依水草而居,轉徙無常,概以穹廬為棲止。此種天幕生涯,可蔽風雪,可防虎狼。”“穹廬'滿洲語曰‘蒙古博’,俗讀‘博’為‘包’。”宋末元初遼人趙良嗣詩曰:“朔風吹雪下雞山,燭暗穹廬夜色寒”,所詠的就是蒙古包。
蒙古包具體有什么特點?
1、外觀:
蒙古族牧民的居住條件,一般以圓形、圓錐形和長方形的敖包為典型樣式。
圓頂的蒙古包里,鋪有地毯或氈子。穹頂中央有一根豎立起來的木桿,頂端掛著一條紅布帶或哈達;兩側分別吊著兩個小銅環或小鐵環。
2、內部:
在蒙古包的墻壁上釘有許多木條,形成一個個壁櫥(柜子)。壁櫥的正面是門板,上面鑲有兩道木板做成的門框;門的里面是木板架成的床鋪;靠墻處有一個大木柜和一張矮桌。
3、裝飾:
蒙古族牧民喜歡把奶食掛在墻上或放在地上晾干后食用(稱為干酪),所以每個蒙古包的墻壁上都有很多奶皮子、黃油渣、奶油等食品的殘跡。另外還有掛毯、繡花圍簾及各式刺繡品作為點綴之物。
4、結構:
蒙古包一般為圓形建筑:直徑一般在10米到20米之間,高度約3米左右.有的高達30多米.這種形狀的建筑便于利用風力來調節室溫;因此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由于草原氣候干燥炎熱;所以大多數牧民都住在用石頭壘砌而成的平頂上房內。
5、用途:
內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多從事畜牧業生產活動:他們逐水草而居;隨季節變化而遷徙流動.,過著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他們所住的帳篷多為長方形土坯式結構的簡易房屋 ,也有的是用石塊砌成墻體 ,再用柳枝作骨架搭建而成 的臨時性住宅。
關鍵詞: 蒙古包長期發展下的特征蒙古包的內部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