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條市級綠道連線成網
綠道串聯著城市的山水人文,也是市民休閑游覽的好去處。自2013年起,北京全面啟動綠道規劃建設,相繼建設完成三山五園綠道、園博綠道等40余個項目,全市綠道總長度約1465公里。
(資料圖片)
此次發布的《規劃》與首都花園城市、韌性城市建設的新方向相銜接,提出優化空間布局、構建品牌體系、提升服務品質等多方面內容。到2035年,市級綠道長度要達到2000公里以上,區級綠道長度力爭達到3000公里以上,讓綠道系統伴隨城市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規劃》提出,構建“兩軸統領,四環多廊;循山成線,依水成網”的市級綠道空間格局。具體來看,就是沿中軸線及其延長線、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形成市級綠道的脊梁,沿二環路、第一道綠化隔離地區、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淺山區—東南部平原形成市級綠道主環線,并在山區與平原、主環線之間布局若干聯絡性綠道,形成由39條綠道構成的市級網絡。
“這樣的市級綠道網絡將串聯起5000多個居住區、約780個村莊、460多處風景名勝區和公園等,約460處各級各類歷史文化資源和150多個地鐵站,基本能夠實現軌道交通站點周邊步行15分鐘全覆蓋。”相關負責人介紹,市級綠道也將帶動區級及社區綠道有機織補、連通成網,讓綠道鋪滿市民回家路的“最后一公里”。
10條品牌綠道彰顯美麗北京
《規劃》提出,以“尋古今文脈、展山水意境、繪綠韻京華”為目標,構建“京華綠道”品牌,打造首都花園城市建設新名片。
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全市最具文化氣韻、生態景觀特色和空間格局特征的區域,聚焦提升“四個中心”功能承載區域的綠道服務水平,本市要加快建設中軸線及其延長線綠道、長安街及其延長線綠道、環二環綠道、一綠城市公園環綠道、二綠郊野公園環綠道、淺山休閑綠道、長城文化帶綠道、大運河文化帶綠道、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綠道和潮白河生態綠道等十條市級品牌綠道,同時鼓勵特色區級及社區綠道未來補充納入,展現大國首都和美麗北京形象。
其中,環二環綠道作為最具古都歷史文化魅力的綠道,串聯了明城墻遺址公園、金中都公園、雍和宮—國子監—地壇公園、天壇公園等重要節點。該綠道規劃全長約33公里,現已建成約27公里,未來將通過城市慢行系統綠道化改造方式打通現存的5處斷點,實現全線貫通。
二綠郊野公園環綠道依托溫榆河、大運河、涼水河、北宮森林公園、西山風景區等城市重要生態空間而建,規劃定位為百公里特色騎行道和水韻林海最美體驗道,全長約200公里,目前建成長度已過半,未來將加快推動約49公里的新建綠道和約46公里綠道化改造,提供親水、入園、游山、觀城等豐富體驗。
山區綠道注重平急兩用
游徑(游憩線路)、設施和綠化是綠道系統的三大構成要素,直接影響著市民的實際體驗。
《規劃》提出,城鎮休閑綠道可通過林蔭道路、帶狀公園、城市慢行系統的綠道化改造,連接城市文化空間、商圈地標、特色公園等,滿足兒童通學、工作通勤、休閑游憩等需求;平原郊野綠道注重推進植物主題場景營造,打造銀杏綠道、櫻花綠道、海棠綠道、田園綠道等,形成徜徉于林海、花海、大地景觀體驗的特色景觀。
《規劃》針對不同區域游徑鋪裝材質提出分類引導。例如城鎮建設地區鋪裝時宜選取瀝青、塑膠等舒適度好、易于維護的材質,注重透水材料的選用;山區宜選取砂石、木材等與環境融合的生態環保型材料,盡可能減少人工化痕跡。
此外,《規劃》還提出發揮綠道系統平急兩用優勢。如山區綠道要加強與山區防火隔離帶的統籌利用,平時是休閑道,加強各類活動的管理,災害發生時則是逃生通道、救火通道。
針對全市綠道系統建設,《規劃》提出力爭“一年有亮點,三年上臺階,十年全面實現”的目標,建立長效機制,分類型、分區域、分年度進行項目謀劃和實施建設。其中,今年要重點建設綠隔地區公園環綠道(朝陽段)一期、西山綠道(石景山段)等。本市綠道系統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也將加快制定,搭建起綠道重點建設項目庫。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