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新疆、長在新疆、工作在新疆,在新疆這片上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和獨具地域民族特色的藝術殿堂,從事了一輩子新疆生土民居設計與改造的工作。我愿意盡我所能成為新疆生土民居設計文化的傳播者。”已經在2019年正式從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系主任崗位上退下來的李群,并未停止對新疆生土民居改造工作的推動,新疆生土民居設計已經融入她的生命,成為她愿為之不懈奮斗的終生事業。
生土民居的設計改造要貼近實際 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1949年,李群的父親李征跟隨王震部隊解放新疆而扎根在這里,給李群的人生打上了深刻的新疆烙印。“我出生、成長在這里,大學畢業后又回到這里工作,對新疆這片熱土有很深厚的感情。在偶然接觸到新疆生土民居文化設計改造科目后,很快就熱愛上了這項研究工作。”李群回憶,2008年,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新疆生土民居建筑形態研究》研究時,多次帶隊對新疆生土民居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在吐魯番吐峪溝麻扎村這古老的生土民居中住了半個多月,通過調研考察與測量,對生土民居有了深刻的認識。
“生土民居不僅有很強的地域性,也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在李群在看來,生土民居這種就地取材的建筑,不僅能為當地居民帶來更低的建房成本,而且這種材料也特別適合當地的氣候條件,更方便當地居民的生活。“新疆吐魯番地區夏季炎熱、冬季嚴寒,風沙大、降水少,這種材料具有很好的耐熱性和保溫性,起到冬暖夏涼的效果。”李群介紹,在當地的新農村改造過程中,有關部門也曾經為當地居民興建過不同材料結構的房屋,但有些建筑住宅方式并不適合當地的居民生活需要,這也警示生土民居改造設計要結合地域特點,盲目的新建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
李群帶領團隊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提出的“新疆鄯善縣麻扎村生土建筑景觀規劃”方案,將新疆吐魯番生土民居的“土性”文化特點融入現代民居改造中,既滿足了當地居民的實際生活需求,又完成民居改造的要求,做到實用性、文化性、藝術性和社會性的統一。設計作品在十一屆全國美展獲得“銅獎”,被我國著名的藝術評論家呂品田教授肯定:“顯示了中國化地解決中國問題,或地域化地解決地域問題的設計思路和相應的踐行。”
生土民居改造是古城改造需要 更是文化發展傳承
“生土民居改造不僅僅是一家一戶的農民住宅的改建,還是對新疆各地古城文化傳承的一種修復、傳承。”李群介紹,2012年主持的《喀什噶爾古城核心區歷史文化資源匯集》地方橫向實踐課題的經歷,讓她對生土民居改造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知。當時,喀什噶爾古城的改造是由國內一家大型綜合設計院主持推進的,但他們拿出的方案卻很難落地,其關鍵就在于設計方案與古城改造的實際需求出現很大偏差,缺乏實用性。
李群帶領團隊深入喀什噶爾古城,通過對古城歷史文化民族等各方面的系統梳理,發現這座古城具有巷道與庭院的非規則化、墻體空間的唇齒互依、銳角平面的不對稱性、垂直空間的縱向錯位等特點,針對古城的改造不僅僅需要讓古老建筑煥發生機,更重要的是要讓喀什噶爾本身這本“既深奧難懂,又樸素無華;既冷峻刻板,又海納百川”讀不完的書,蘊含的文化得到傳承,讓跟多的人認識新疆地區生土民居的文化魅力?;谖幕瘹v史梳理,李群和團隊拿出的古城改造方案,被各方認可,成功推動了喀什噶爾古城改造項目的推進,讓古城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傳承。
培養更多能夠留在本地、扎根本地的設計人才
“因為本身工作的局限性,我不可能實際參與太多新疆生土民居改造招標項目,但新疆生土民居改造方面的設計師、包括農民技師等方面的人才又極度缺乏,因此,這些年我把工作重點放到了人才培養方面。”李群強調,能扎根新疆本地的生土民居設計師缺口很大,一般建筑設計師更傾向于具有較高商業價值的商業項目設計,一些有實力的設計院和房地產開發商也更青睞于規?;纳虡I住宅建設,而新疆的生土民居強烈的地域化特點,讓相關民居的改造項目相對沒有那么大的商業利潤,不僅要求設計方案更貼近實際需求,改造施工也需要更注重就地取材、降低成本,這就需要一些能植根本地的設計師和農民技師來完成相關的工作。
“為了更好的培養能留在本地的人才,我在包括新疆師范大學、喀什大學、塔里木大學在內的多所院校任職,并倡議招收新疆民族設計班的建議,希望能為新疆的生土民居改造培養更多能留在本地的設計人才。”李群表示,雖然已經從一線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但關于新疆生土民居改造的文化傳承于她而言,是一項沒有終點的終身事業,她將投入畢生精力做好一個新疆民居設計文化的傳播者、傳承者。
設計不因貧瘠而失去關注,文化不因偏僻而失去內涵
生土建筑既是一種干旱區域最古老的建筑模式,也是當下我國西北地區民居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環保建筑,代表著新疆典型的“土性”文化,其構形承載著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傳統文脈。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鄉村居住環境的改善越來越被國家和政府所重視,特別是在新農村建設中如何保留地域文化,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多年來李群帶領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系立足本土文化,長期關注新疆偏遠地區農村居住環境的改善,從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生土建筑特色等方面出發,結合空間、結構、材料、經濟、民俗、環境及綠色技術等要素,對新疆生土民居建筑展開多層面的研究、保護與開發。深挖歷史和民俗資源及地域鄉土民居建筑的基本模式,對環境保護和建設節約型社會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李群渴望當今環境藝術設計界有更多地設計師關注新疆生土民居、改造新疆生土民居、創新新疆生土民居,建設新疆鄉村美麗家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