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彪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溫室大棚里,村民們喜滋滋地摘下圓滾滾的茄子;“武羅緣”韭菜種植基地內,鮮嫩的韭菜即將發往京津冀各地;紫白相間的甜糯鮮食玉米,已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如今,特色農業在武邑縣奏響了“四季歌”,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致力于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近年來,傳統農業大縣武邑積極根據市場需求和本地實際調優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走出一條富有特色的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科技賦能:
“院士工作站”建到田壟邊
在鑫鼎公司紅梨種植基地,建在果園里的“院士工作站”有8個房間,里面擺放著各種農具、實驗器材等,簡單易懂的種梨技術普及圖張貼在院墻上。
這是衡水市建立的第一個農業“院士工作站”。隨著研究人員的進駐,多項實驗室里的果蔬高產高效先進技術,在這里真正落了地。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保所碩士宋健,一年里超過半數的時間“扎”在武邑的田間地頭,“產學研”結合讓土疙瘩變成“金疙瘩”。
在促進科技與農業深度融合上,該縣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大、河北省農科院、河北農大、鄭州果樹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成立了河北(衡水)梨產業技術研究院和河北衡水羊產業研究院兩個省級農業技術研究院,并創建了兩個省級農業創新科技驛站。每年來武邑的國家及省級專家就超過1000人次,全縣形成了每個種養項目都有幾個專家指導的喜人局面。專家們進田間、到地頭,把技術、信息和服務帶到第一線,對農技人員、新型經營主體、種植大戶進行農業技術培訓,還依托當地農業資源做課題研究,有效提升了武邑縣的農業科技化水平。
綠色農業:
算好生態、經濟“兩本賬”
日前,魏縣的客商在微信購銷群里求購無公害韭菜。“我們種的是有機韭菜,有綠色食品認證。”武邑縣“武羅緣”韭菜種植基地負責人李澤的一句話,立即點燃了客商的購買熱情,雙方當即打通電話協商相關事宜。李澤介紹說,“武羅緣”韭菜是河北省第一個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韭菜農產品,其所屬的武羅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獲評全國農藥零增長示范基地。
目前,武邑縣農產品綠色防控覆蓋率超過50%,今年該縣順利通過創建,獲評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縣”。
成績背后是艱辛的探索與實踐。從2016年開始,武邑縣開展了熊蜂授粉與綠色防控集成示范推廣等綠色防控工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推動30%以上的農戶接受了綠色防控培訓,并對規?;a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建立田間生產管理檔案,全程記錄病蟲害防控措施。他們還選用抗性品種,培育無病無蟲苗,利用燈誘、性誘、食誘、生物農藥等控制害蟲,化學農藥用量減少30%以上,病蟲害綜合防控效果超過80%。
品牌助力:
擦亮種養產業“金招牌”
麻醬西瓜訂單預售,“冠揚羊肉”進了北京、天津、石家莊的大型超市,“蜂狂的老頭”蜂蜜通過網絡走入千家萬戶……說起特色農產品,武邑縣有很多。
品牌是質量,是標準,是效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武邑縣堅持把品牌建設作為增強農產品競爭力、提高農業效益的重要舉措,圍繞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持續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
加大資金扶持,2020年以來,該縣打捆使用縣級涉農資金7000多萬元,重點支持紅梨、奶牛、肉羊等產業,并積極爭取省級資金50萬元用于產業品牌打造。
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深加工,投資3000多萬元建立鮮食玉米加工廠,帶動全縣種植鮮食玉米2.2萬畝,產品銷往黑龍江、吉林、陜西、河南、湖南等地,種植戶實現畝均增收3000元。目前,該縣已經有兩家國家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參賽參展打品牌,“鑫綠雅”芽菜榮獲第五屆河北省農村創新創業項目創意大賽最具市場潛力獎;近200種特色農產品集體亮相第五屆衡水市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綠色農產品展銷會,并隨著網紅大V、文旅體驗師、短視頻達人的鏡頭走進大眾視野。
如今,武邑縣品牌農產品數量不斷增加,注冊了“衡滸”“武羅緣”等193個商標,武邑紅梨獲批河北省區域公用品牌,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認證;中華名果黃口大棗正申報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農產品地理標志雙認證;“冠揚羊肉”獲批河北領軍企業品牌,馬肥甜桃、韓老漢富硒小米等一大批特色農業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