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全國旅游市場火熱,消費內容、場景豐富多樣。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八天假期,國內游出游人數達到8.26億人次,同比增長71.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534.3億元,同比增長129.5%。如果換算一下,這個假期每天有1億多人次出游。
深度游受青睞 旅游消費恢復強勁
下面,通過大數據來盤點一下這個假期出游的相關情況。
中國移動梧桐大數據借助通信服務、算力網絡,對全國用戶漫游、通信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從9月29日至10月6日,各地旅游人數和相關消費均大幅上漲。其中,短途游熱度不減,中長途游持續升溫。200公里以內的短途游占比達到38%;200—500公里的中等距離出游占比32%;500公里以上長途游占比為30%。從游客出游天數上看,3天及以上的出游人數占比最高,達到60%。聚焦這部分人群進一步分析發現,到訪1個城市的人數占比為65%,說明深度游越來越受青睞。
旅游消費向“三區一圈”集中
今年的中秋國慶假期,旅游消費向“三區一圈”集中,“三區一圈”指的是旅游景區、度假區、街區和商圈,這些區域成為客流最集中和消費最大化的旅游休閑新空間。
這個假期,北京、杭州、上海、蘇州等地成為城市漫游這種旅游方式的熱門城市,博物館、景點、街區等積極推出特色活動,古鎮老街里的“慢時光”方便游客享受家門口的“美好與詩意”,在街頭巷尾,尋找城市腔調,享受都市美好休閑生活。
日趨完善的城市綠道、主題樂園、文博場館,也為城市假日旅游消費的多樣性和個性化提供了更多美好生活新空間。城市漫游帶動城市街區和商圈熱度維持高位,游客消費熱點由交通、住宿、景區門票等領域轉向購物、娛樂、餐飲等領域。
消費市場繁榮活躍 銷售平穩較快增長
商務部昨天(10月6日)發布消息,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全國消費市場人氣旺、活力足,銷售平穩較快增長,綠色、健康、智能類商品銷售增長明顯,個性特色、互動體驗型服務消費持續升溫,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總體平穩。據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假期前七天,全國重點監測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9%。
假期前七天,全國示范步行街客流量同比增長94.7%,36個大中城市重點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長164%。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糧油食品、飲料、金銀珠寶、通信器材銷售額同比增長10%以上,汽車、化妝品銷售額同比增長7%左右。一些電商平臺新風空調、節能熱水器、智能掃地機等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倍以上,部分家居賣場智能及定制家居產品熱銷。
商務部重點監測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近兩成,重慶、杭州、武漢同比分別增長30.3%、19.3%和16.3%,團圓家宴、親朋聚餐、婚慶喜宴等成為餐飲消費熱點。
假期前七天,全國200家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糧油、肉類、禽蛋、蔬菜、水果庫存充足,糧食、食用油平均價格與節前一周基本持平。
銀聯網絡住宿交通交易增幅居前
中國銀聯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前七天銀聯網絡交易活躍,從日均交易金額看,住宿行業同比增長約50%,交通行業同比增長20%,影視娛樂行業同比增長超過10%。此外,中秋國慶假期前七天,境內游客使用銀聯卡在境外商戶刷卡日均交易金額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3倍。餐飲、免稅店、百貨商場等場景增幅居前。
截至今日零時 國慶檔電影票房超27.3億元
電影票房方面,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天(10月7日)零時,2023國慶檔電影總票房超27.3億元,總觀影人次超過6479萬,總場次超352萬場。中秋國慶假期期間,多部國產新片集中上映,為觀眾帶來多元化的觀影選擇。
旅游消費新風尚 折射經濟新活力
中秋國慶假期,全國消費市場人氣旺、活力足,出游熱情集中釋放,享便利、重體驗、愛運動等等,這些掀起的消費新風尚如何折射經濟新活力?來看專家的分析。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 戴斌:整個假期,城鄉居民的出游意愿和旅游消費一直維持在高位運行,創造了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上最高的旅游熱度,平均下來每天有超過1億人的出游。從總體上來看,我們度過了一個安全、平穩、祥和、歡樂的中秋國慶假期。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藝術和旅游的融合變得越來越豐富,再加上我們今年就還有一個特點,“體育+旅游、藝術+旅游、音樂+旅游”越來越多了。廣大游客出游的時候,在旅游目的地,消費的內容場景是愈加豐富,無論是吃住行游購娛各個方面、各個要素,多樣化和個性化構成了這個假期旅游消費非常突出的特征。
這個假期,日趨完善的城市綠道、主題樂園、文博場館,為城市假日旅游消費的多樣性和個性化提供了更多美好生活新空間。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 戴斌:從風景到場景轉型的過程當中,不要覺得城市只是鋼筋水泥,城市集中了最有創造力的、最先進的文化商業的要素。我們會突然發現,我在一個城市待這么久,原來不了解這座城市,每天匆匆忙忙上班,匆匆忙忙下班,放假了就出遠方了,我們會發現我們身邊的東西沒了解,這是一個深層的邏輯,就是美好生活從身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