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看書了?”對一些人來說,最近這個被推上熱搜的問題可能有些扎心:因為種種原因,分給閱讀的時間著實不多。
比如,有人說,讀一部網絡小說可以通宵,但讀本名著的話,可能翻個三五頁就翻不下去了,已經完全失去了高中時的沉靜;也有人說,明知道該多看看書,但就是自律不下來。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不妨認真討論一個問題:到底是什么打亂了閱讀的心境?
被爭奪的碎片時間
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成年國民的綜合閱讀率為81.1%,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5本。
看到這組數據時,80后李有(化名)基本表示認同,“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曾經有一年多沒認真看過一本紙質書。”
2018年,她回家過年,行李箱中裝了四五本書,準備翻一翻。但在家里的一個月時間內,她的時間被各種短視頻攻占,有時候可以刷到凌晨一點多。
“看短視頻,玩手機,從睜眼到閉眼,根本停不下來。”她如此形容道,幾本書自然也被束之高閣。后來實在收不住手,便把短視頻平臺軟件卸載了。但沒多久又裝了回來,反復三次。
游戲、逛街、聚餐……可以擠掉閱讀時間的理由似乎多種多樣,相對于需要調動大腦深入思考的閱讀,一些休閑活動顯得更加輕松隨性。
浮躁的心態
如同李有,大部分人都明白閱讀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專門抽出來時間完整地讀一本書。
資料圖: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昆明20多名志愿者在昆明地鐵內上演“讀書快閃”,以此呼吁民眾“少玩手機多讀書”。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日前,“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看書了”登上熱搜,“浮躁”、“刷手機”成為人們提到無法靜心閱讀時的關鍵詞,具體表現不一而同。
有網友分享了這樣的閱讀故事:沒上大學之前,偷偷摸摸看書,想著考上大學一定要多看書,大一大二還會去圖書館借書,每個假期都要借幾本帶回家。
但是,大三大四再也沒有靜下心來看書的時候,看起來好像很忙,但卻說不出來到底忙著做什么了,好像寧愿躺在宿舍里刷手機,也不去圖書館看書。
也有人提到,自己買完書就束之高閣,也很久沒有去過實體書店。書籍對自己而言,可能更像是收藏品,想擁有,卻很少翻閱。“我不知道究竟是我們這代人變了,還是整個世界都變了。”
接收的碎片化信息越來越多,就越來越不能靜心。有人說,有時候自己看電子書也會偏向選擇一些“速食文學”,也會強迫自己讀點書,但控制不住浮躁的心態。
閱讀意愿本應根植于內心
不過,手機、短視頻等為人們提供了打發時間的更多可能,但并不能成為無法靜心讀書的借口。真正熱愛閱讀的人,隨時隨地都能找到“身在圖書館”的感覺。
比如,前兩年推出的一部微紀錄片《地鐵上的讀書人》曾經非?;?,它展示了地鐵上人們手捧紙書的一幕幕場景。它的拍攝緣起,是有一位普通的圖書編輯朱利偉,以“隨手拍”定格了那些閱讀故事。
從2018年起至今,她大約拍攝了一千六百多張照片,“三年時間里,有幾十個人我遇到過兩次以上,每次看到他們手里又捧著不同的書,就覺得還是有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耕耘。”
她看到很多人低頭刷手機、看視頻,但也看到有些人看電子書、背單詞,“有些拎著饅頭、食用油,但隨身也帶著一本書;柴米油鹽是生活,書也是。”
“互聯網信息、短視頻對精力的占據只是外化的表現,看書的意愿應該根植于內心,慢慢去發現它的美好。”她認為,愛書的人,到哪兒都會擠出時間閱讀。
該如何改變?
但換個角度,朱利偉認為,“靜心讀書”的話題之所以還能引起人們熱議,恰恰在于許多人發現了紛雜資訊掩蓋下的迷茫,“人們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但不知如何改變。”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圖像、視頻帶來的視覺、聽覺刺激更為直接,“慢節奏”的閱讀似乎正在漸漸變成“雞肋”。很多人的頭腦中可能會飄過一個念頭:讀書的意義是什么?
在最近走紅的黃國平博士的論文致謝中,我們也許可以找到答案,“把書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聲色之娛容易令人迷失自我。人生中的任何一種成長,都是深邃而緩慢的,絕不是短平快的“速成”,這需要閱讀帶來的深入思考。
正如學者周國平曾經提到的那樣:希望年輕人不要光去看那些名人名言的只言片語,而是系統地一本一本把喜歡的書讀下來:
“現在年輕人特別重要一點,就是要打好底子,你打不好底子的話,會被網絡害的。你打好底子以后,網絡可以作為你很好的工具。”
有網友總結,讀書是通向世界最好的路徑,也是走出迷茫最好的方法,因為讀的書越多,就越清楚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想過怎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