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318國道至西藏“冰川之鄉”林芝波密縣,一路風光旖旎。藍天之下,遠處山巒頭裹銀帕,近處綠野綿延。得益于優美自然景觀,波密又被外界冠以“高原氧吧”“綠海明珠”之稱。
在專注于天麻培育多年的農學博士仇全雷看來,這里是一片難得的凈土。
2019年,廣東援藏工作隊在盛產天麻的云南省昭通市“發現”了仇全雷,想通過招商引資,引入先進天麻種植技術,帶動波密產業發展。一番調研、詳聊后,工作隊與這位天麻領域的專家一拍即合。2020年5月,疫情緩和之時,由仇全雷擔任負責人的公司正式在波密縣扎木鎮東若村成立。
一年有余,“公司+科研+市場+專業合作社+專業種植戶”的產業鏈模式的注入,讓波密走上了發展西藏特色產業的致富之路。
“天麻寶寶表情包、天麻列車、云養天麻的出圈,也促進了廣東與西藏的交流交融。”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波密工作組組長鄒勇剛說,僅產業援藏不夠,還要智力援藏。他們試圖將廣東的“互聯網+”理念帶到西藏,為當地賦予源源不斷的“造血能力”。
發自西藏林芝
引入種植技術帶動增收致富
波密藏天麻產業基地里,綠植豐茂。林地底部的土壤處,分區嵌著許多紅色、藍色、黃色的小牌子,猶如一片隱匿的花海。
這當中,紅色牌子所屬的區域,仇全雷最為“愛憐”。
“這是蜜環菌供養天麻種子的地方。”仇全雷說,單是發現并培育蜜環菌,他就花了13年的時間。“從2008年開始做這一個菌株,失敗了整整36次,最后一次成功了。”
蜜環菌對藏天麻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作為蘭科植物屬下的變種,藏天麻自身無法生長,必須通過蜜環菌來提供養分。蜜環菌供養的過程,即為天麻種子變為種苗的過程。成為種苗后,再經生長,才能成為新鮮的天麻。
仇全雷直言,菌種越好,天麻產量上限越高。蜜環菌的成功培育,直接使波密當地的藏天麻產量每畝增收40斤,“按產值來說的話,大約就是7200元。”
一直以來,藏天麻具有治療失眠、偏頭痛、焦慮、腦溢血后遺癥,以及延緩老年癡呆癥等功效,受到中老年人群的歡迎。波密種植藏天麻雖歷史悠久,但此前受限于技術瓶頸,村民們經常面臨天麻產量低,甚至是花了大量時間種養,最終卻產不出天麻的境地。
“仇博士的團隊進駐以后,一年時間,我們已經從最初的500畝地擴展到現在的1200畝。隨著產量提高,加上林地租金、雇傭員工費等,直接帶動了當地農牧民增收209.8萬元。”鄒勇剛說。
“授人以魚”目標雖達成,但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認為,“授人以漁”才是核心。
經研究,工作隊與仇全雷決定,要發展“致富帶頭人+成立專業種植合作社”的模式,在村民中培育一批種植人才。農戶們只需負責藏天麻林下野生撫育環節,菌種、麻種、銷售和技術等服務,由基地公司提供,以破解農牧民面臨的技術缺乏以及市場風險問題。
由此,基地成立了藏天麻野生撫育技能培訓學院,通過理論培訓、田間實操、綜合技能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教授當地農牧民藏天麻種植技術,并設置了初級、中級、高級從業資格證考試,最高級別者,可享受300元一天的務工待遇。
“我們也會按照鮮天麻等級向農戶統一回收,幫他們解決銷售問題。”仇全雷說,目前公司雇傭了當地農牧民2800多人次,帶動增收56萬元。
阿旺卓瑪便是當地的致富帶頭人之一。學習了專業技術后,她種出了不少新鮮天麻,“收入提高了,生活也好了。”卓瑪笑著說。
打造“天麻+”讓產業也有人情味
鄒勇剛覺得,單是在西藏波密當地發展天麻產業,遠遠不夠。
在基地里,一個寫著“藏天麻云養計劃”的牌子吸引了記者目光。這里紅牌子下的8塘天麻,被來自廣州黃埔區的李女士云養了。養成后,8塘出土于波密的高質野生天麻,都將歸李女士所有。
“認領費不高,其實這主要是培養認知的一個過程。”鄒勇剛說,援藏隊希望打通藏天麻的面向圈層,不僅局限于中老年群體,“我們很歡迎以家庭為單位來云養天麻,男女老少都行,進而把受眾群擴大。”
一株小小的天麻,打通了粵藏交流的渠道。借鑒于廣東珠三角地區的“產業IP”打造思路,鄒勇剛認為,天麻也可以成為一個獨特的IP。
2020年9月下旬,“波密天麻寶寶”表情包出爐。頭頂尖尖、眼睛圓圓的萌趣天麻寶寶,吸引了數千人次下載。
“還有待進一步推廣,但最起碼很多人開始因為覺得它可愛,關注到了我們西藏波密,也關注了天麻這一特色的農產品。”鄒勇剛說,拓展新的“天麻朋友圈”,正是援藏隊的目標所在。
今年6月22日,蘊藏著天麻元素的“廣深援藏雙城號”在深圳地鐵一號線羅湖站起航。車廂里重點推廣波密、察隅文旅新變化、農產品特色等,展現林芝群眾的幸福生活。
去年,一輛滿載著波密自然風光、人文風俗的地鐵專列也從廣州三溪站駛出,穿越廣州CBD開往滘口。車廂里既有天麻介紹,也有鮮活的“冰川之鄉”風貌設計,讓廣東乘客們仿佛置身當地,沉浸式感受西藏魅力。廣州酒家的天麻宴菜品出臺,再次推動了波密農產品“出圈”。
味道的交融,也是文化的交融。深居于山的藏天麻,在援藏隊的多元助力下,走出“冰川之鄉”,來到溫潤嶺南。
據統計,產業帶動下,2020年波密縣生產總值達29.81億元,同比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703元,同比增長1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6480元,同比增長10.4%。
“天麻+”概念的賦予,傳播了西藏文化,也拓寬了產品銷售渠道。
鄒勇剛說,它本來是一個農產品,現在,它有了“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