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維八月,漫步在云浮市新興縣簕竹鎮良洞村,高大的棕櫚樹與藍天白云相互映襯,小洋房村居錯落有致,墻面的壁畫五彩繽紛。沿著瀝青道路深入村中,隱藏的是連片的嶺南古屋群,青磚黛瓦,一步一景。
“很多人外出后回來都會感嘆,這是良洞村嗎?”良洞村村民張瓊珍笑著說,近年來,良洞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村民返鄉后紛紛稱不認識這個村了。
村莊的顏值在不斷刷新,村民的“錢袋子”也日漸鼓起來了。“現在,多數村民的收入都很可觀。”省人大代表、良洞村原黨支部書記秦木養表示,良洞村在黨建引領下,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等方式,積極探索“村企共建”的模式,帶領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初步形成
農牧產業格局
30多年前,這里是凋敝破敗的農村小屯,大多數村民依靠種地、砍柴等維持生計,早出晚歸,收入微薄。“每天早上四五點就起床了,要挑水、喂豬、在生產隊開工,非常辛苦。”張瓊珍說,以前差不多每個人都是這么過來的。
生活的轉折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
由于鵝苗便宜、糧食貴,原本在家養雞養鵝的張瓊珍,一下子虧損了7萬多元。但她并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摒棄了“單打獨斗”的方式,和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溫氏股份”)合作養雞,并在1994年將整個雞場搬入溫氏股份,自己承擔管理工作。
而這個雞場,正是良洞村在構建農牧產業格局上落下的第一枚“棋子”。
上世紀90年代初,良洞村把村里60畝水田租給當時已經發展壯大的溫氏股份,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與其合辦了村里的第一家企業——良洞種雞場。
“以前良洞村集體經濟一年才1萬多元收入,在跟溫氏合作后,當年集體經濟就翻了5倍以上。”秦木養驕傲地說,溫氏第一個種雞場為良洞村帶來了“第一桶金”,村民們也嘗到了甜頭。隨后溫氏股份的第一個種豬場、第一個種養場均入駐良洞村,村莊農牧產業的格局初步形成。
從負債累累到腰包鼓起,張瓊珍從養殖戶轉變為企業的員工再翻身成為企業股東,她的親身經歷成為了良洞發生巨變的精準注解。
幾十年來,良洞村以土地為紐帶,依托村企聯建,幫助農戶創業、解決農民就業、吸納農戶入股,形成獨具特色的產業鏈發展模式,促進村民增收致富和村集體經濟發展,展現了鄉村振興中獨具一格的面貌。
“村企聯建”
助力村民增收
與溫氏股份合建塑料包裝廠、編織袋廠,打造現代農牧鄉村旅游……擁有了“第一桶金”的良洞村,在溫氏股份的帶動下,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明星村”。
該村以“村企聯建,在家富業”為切入,推動形成了一產“接二連三”的發展模式,通過幫助農戶創業、解決農民就業、吸納農戶入股等多種方式帶領群眾奔康致富。
“現在我們的村民70%都是加盟溫氏發展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在村周邊溫氏企業打工,可增加很大的收入。一般村民打工每月平均收入都有5000元左右,一年可達到6萬元。”秦木養說道,除了工資性收入外,良洞村大部分村民都持有溫氏股份股票,每年享受股票分紅帶來的收益。
企業的入駐為良洞村村民創造了優先就業的良機。據了解,秦木養曾四處奔波招商引資,并做好農戶的思想工作,整合拋荒棄耕的耕地110多畝,通過土地流轉吸引禾泰農場前來投資建設經營良洞生態園。
如今,走進良洞生態園,一串串葡萄懸掛在枝頭,晶瑩透亮、青翠欲滴。“這些葡萄要對外出口,所以要求比較高,顆粒大小、串形都有特定標準,一定要種得漂亮。”良洞生態園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良洞生態園已經累計投資800萬元,預計年產值400萬元。
良洞村的土地實踐為簕竹鎮推行“田長制”、整治耕地拋荒棄耕提供了一條可學可復制的路子。“簕竹鎮是典型的山區,人均耕田只有0.4畝,農戶耕作收益偏低、耕作意愿不高。”新興縣簕竹鎮委書記伍華安表示,把農村土地經營權放活,推動農民把丟荒或無力耕種的土地經營權交給村組集體,進行土地流轉,變“依靠耕地種糧收入”為“依靠耕地入股和租金收入”,這種“良洞模式”值得在全鎮推廣開來。
打造鄉村振興的
良洞實踐
走在平坦的瀝青路面,沿途綠草如茵,公園里擺放著各類健身器材,每到清晨或傍晚,村民們便聚在一塊,鍛煉身體,拉拉家常。
在帶領村民致富的同時,良洞村的村容村貌也日新月異?,F在村內大小休閑公園、休閑廣場已經達到10個,整個村的綠化環境和綠化率達到了78%以上,并在去年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為“國家森林村”。
“良洞的每一寸硬底化都離不開黨委政府的資金投入,也離不開溫氏的反哺。”秦木養談到,自1999年以來,良洞村新農村建設投資總計約1200萬元,其中400萬元為溫氏股份無償捐贈,為良洞村新農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僅是企業,村民們在致富后,也不忘反哺這座村莊。“我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讓家鄉變得越來越好。”作為土生土長的良洞人,張瓊珍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村道硬底化、景觀湖、籃球場、良洞小學、綜合館等村里的建設,都有她貢獻的一份力量。
“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廣東省宜居示范村莊”……在良洞村村委,滿墻的榮譽證書訴說著村莊一步一個腳印取得的成就。“村支書不僅是‘頭雁’,更是‘強雁’。”村民的日子之所以越過越紅火,伍華安認為黨建引領是關鍵。
二十多年來,簕竹鎮堅持“一引三帶”的黨建模式,在鎮黨委的引領下,良洞村黨支部、村委會以“村企聯建,在家富業”為切入,順應鄉風民情實際和生產生活需要,通過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兩頭抓”,找到了一條“黨建+土地+治理”三位一體的鄉村振興治理良道,推動實現“一產引領,三產融合”,形成了黨建引領下活力有序的鄉村振興樣本。
“我們計劃把‘美麗圩鎮’和‘美麗鄉村’銜接起來,以美麗圩鎮為中心,把全鎮9個村(社區)的美麗鄉村串珠成鏈,推動全域旅游。”談及未來,伍華安表示將致力轉變發展新業態,推動農旅融合,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