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以閱讀為樂的2021“南國書香節”正式閉幕。在為期十天的節慶期間,南國書香節深圳分會場共迎來二十余萬讀者,各大書城周末客流量同比平日周末增長5%—10%,總客流突破35萬人次,各大書城銷售額同比增長20%—50%,銷售總額累計超708萬元。
近年來,深圳大量建設圖書館、書城、書吧等,為市民提供公共閱讀服務陣地,其密度之高居全國前列。在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公布的2021年“綠色圖書館獎”最終入圍名單中,開館僅兩年的深圳市坪山區圖書館位居榜眼,成為國內唯一一所獲此殊榮的圖書館。
如今,閱讀已經成為深圳一個重要的文化標識和精神符號,為涵養城市文明、激發創新潛能注入了活力。
書香四溢縈繞鵬城
如果問深圳的家長在暑假最愛帶孩子去哪個地方?答案最大可能是圖書館。在這個夏天,深圳覆蓋全市的圖書館,成為廣大市民、特別是孩子們暑期暢游知識海洋的好去處。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公布《關于推廣借鑒深圳經濟特區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的通知》,推廣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經濟特區的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其中,“圖書館之城”建設入選其中。
“圖書館之城”是一個形象的概念,即把深圳建成為一個沒有邊界的大圖書館網,以全市已有、在建和將建的圖書館網點和數字網絡為基礎,聯合各圖書情報系統,建立覆蓋全城、服務全民的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實現圖書館網點星羅棋布、互通互聯、資源共享,為市民提供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圖書館服務,達到提供豐富資訊、支持終身學習、豐富文化生活的目的。
為“圖書館之城”建造有形的空間載體,截至2020年底,深圳全市共有各類公共圖書館(室)、自助圖書館1012個,公共圖書館(室)包括一個中心館+11個市、區館+698個基層館,自助圖書館包括235臺城市街區自助圖書館+67個書香亭。這些星羅棋布、遍布全城的公共圖書館橫向聯合,縱向輻射,讓市民身處“圖書館之城”,隨時隨地享受圖書館服務。
除此以外,深圳近年來還涌現出一批設計精美、主題鮮明、富含科技感的新型閱讀空間,各具特色、各有內涵,如深圳圖書館的南書房、創客空間;羅湖區圖書館的“悠·圖書館”系列;鹽田區圖書館的“智慧書房”系列;寶安區圖書館社區閱讀中心;龍崗區圖書館特色分館;福田區圖書館南園街道玉田社區24小時圖書館;南山區圖書館“南山書房”;光明區傳麒山圖書館;坪山區圖書館“客家特藏館”等。
以圖書館服務的開放、便利與快捷為牽引,深圳實現社會民眾廣泛的閱讀參與。研究數據顯示,2020年,深圳居民的閱讀率、閱讀量、閱讀時長、數字化閱讀等指標數據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深圳居民平均閱讀紙質圖書8.86本,高于4.70本的全國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深圳居民平均閱讀電子圖書12.13本,遠高于3.29本的全國人均電子書閱讀量。
全民閱讀蔚然成風
走在深圳的街頭,隨處可見的是街區書屋和特色書店,圖書館里座無虛席,周末的書城人頭涌動,整個城市彌漫著濃郁的讀書氛圍。只要圖書館開館,每天早晨都有市民在排長隊準備進館學習。24小時書吧的燈自開業之日起,就從未熄滅過,至今已有15萬多個小時。
一座商潮涌動的城市處處彌漫著書香,深圳對知識的尊重、對文化的崇尚,充分體現在市民的閱讀活動和文化自覺中。深圳倡導全民閱讀,不斷推動讀書浪潮,已連續多年保持人均購書量全國第一。
除了書城等大型圖書館,在家門口的街道、社區圖書館,整潔雅致的閱讀空間里也同樣坐滿了學習充電的市民。
在深圳,讀者只需擁有一張“圖書館之城”讀者證,就可以在全市范圍內加入統一服務的任何一家圖書館享受無差別的辦證、閱覽、借還、互聯網訪問、數字資源查閱等服務,真正實現“一證走遍全城、一體共享資源、一站獲取信息”。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383家公共圖書館(室)和302臺自助圖書館加入“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實現“通借通還”。
以閱讀為基礎,各種高品質的文化也在滋養著深圳人的精神世界。
“4·23粵港澳共讀半小時”、“閱在深秋”大型戶外公共讀書活動、“市民文化大講堂”“深圳學人·南書房夜話”、“人文講壇”……深圳人常與知名專家學者面對面交流,在對話中啟迪思想、凈化心靈。
數據顯示,深圳全市公共圖書館讀者活動從2015年的9824場增至2019年的1.76萬場,參與讀者從2015年的363萬人次增至2019年的620萬人次,即使是在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全市公共圖書館仍開展閱讀推廣活動1.28萬場,參與讀者670萬人次,其中,線上活動3900余場,參與人數48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