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黃,國人強;菊花香,國人康;九月九,飲菊酒,人共菊花傲寒霜。”這是百年前流傳在天津民間的一首童謠,可見天津人愛菊之心傳承已久。天津因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之優,種菊、養菊、賞菊之風延續百余年,早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菊花之鄉。秋末冬初,正是津城菊花最盛之時,給城市增添了更多浪漫的情調與色彩??淳照?、買菊花、品菊花茶……這些清雅中又帶著人間煙火氣,有點兒小精致的生活,正是天津這座城的風情。天津人愛菊之趣,從清代開始,民國時更盛,如今則進入了最佳的境界。
津城菊事人影菊香共醉西風
津城秋意,菊色添香。每年這個時候,都是津城賞菊的最佳時節。水上公園、園林花圃公園中心等處的菊展年年如期迎客,各種菊花精品爭奇斗艷。與網絡時代同步,人們也開始線上觀菊展,或是將自己拍攝的好菊、栽種的佳品向更多朋友展示??淳?、品菊已經成了天津人這個季節的一種習慣。如果真有時光隧道,穿越百年,人們就會發現,天津人歷來愛菊,辦菊展也是津城傳統,各色菊花進行“選美”,盛況空間。
據西青區政協委員、文史愛好者方博介紹:天津最早的大眾賞菊場所是清代康熙年間的宜亭。據《天津縣志》記載,宜亭位于老城西門外、演武場右月壇,秋季商販們便這里布置菊花,招攬人觀菊,又兜售商品,頗受歡迎,漸漸成為每年一度的菊花展示會。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天津已經是著名的菊花之鄉,位于現紅橋區內的永豐屯是一個很大的菊花集散地,每年秋季都會聚集很多花農在此出售菊花。而當時的公園、學校、醫院以及一些大廠商、社會名流也在公共場所或自家舉辦菊展,借此擴大聯誼宣傳。辦菊展、逛菊展,已經成為津城秋季的重要活動。
1918年農歷9月,天津舉辦大型的“菊花展覽會”,地址在天津公園藝圃,主辦方還組織品評會,以花之形、色、香及品種為標準,評出優異者,給予獎勵。此次盛會,會期從預定的10天延長到20天,前后展出菊花300余種約600盆。經評選,玉芳園周馨吾的菊花“細柳釀”獲得甲等第一名。
當年,各大公私機構也爭相選菊示人,譬如壽豐面粉廠每年都在勸業場一帶的中原公司舉辦菊展。在中國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南開中學,也曾是天津主要賞菊場所之一。1930年11月15日的《益世報》就有“南開菊展洋洋大觀”的報道:“本市南開中學之菊花展覽會,自開幕以來,每日門前車水馬龍,絡繹不絕。據該校統計,平均每日參觀人數,確超千人以上,當此金風之際,有如此洋洋大觀之菊展,點綴秋光,津門生色。”這個時期,還有人組織賞菊團,把各大菊展串聯成路線,很像今天的主題旅游。
前面提到過的獲得菊展“狀元”的玉芳園是民國時候天津非常有名的菊圃,為招攬生意,玉芳園常將得意菊花佳品放入玻璃櫥窗中展陳,各色菊花絢爛奪目,詭形殊狀,色彩繽紛。玉芳園每年也辦菊花展,一直持續了十數年。
津人愛菊不貪功利采菊東籬
作為菊花之鄉,津城的菊有特色,出精品,當然也少不了與菊花相關的逸聞佳話。
方博向我們介紹:清代乾隆年間,就有一位被稱為“沽上陶潛”的天津人,名叫徐通復?!短旖蚩h志》專門有關于他的記載:“徐通復,性愛菊,自號菊圃主人,嘗獨力捐修郡學義……”
他隱居故里,以菊為伴。深通菊性,尋?;ǚN一經栽培,便異于他人。
當年鄉賢梅成棟曾為他作的《種菊歌》里有這樣的詩句:“菊圃主人號菊圣,愛菊真以菊為命……菊高八尺朵如斗,萬花俯首看花叟。”可見徐通復培育的菊花品種確實不一般。
徐通復雖然藝菊有術,但是,他可不知道,兩百多年后,天津出了位名叫葉家良的菊花大師,他培育出眾多菊花精品,讓天津菊花名揚四海。在當今中國花卉界,葉家良這個名字家喻戶曉。他在菊花栽培與繁育方面的創造,賦予了他一種傳奇色彩。“觀葉知花”就是葉家良的“絕活”之一:只要摘一片菊花葉子給他看看,他就能準確地說出這是什么品種、什么性狀、開花兒后長什么樣兒、栽培過程中需要把握什么技術要領……
從十幾歲開始愛菊、種菊到如今已經年近七旬,葉家良把一生之愛都給了菊花,他自己都說:“菊花是我一生的戀人。”葉家良愛菊花,不僅因為這是他畢生的事業,還因為他愛菊花的品格,他說,菊花每年秋天如約開放,誠實守信,不畏寒霜,生命力強,色彩繽紛,千姿百態,不在春夏與百花爭奇斗艷。一個人要養好菊,首先就要學習菊花的品質,誠信、堅強、有出息。經葉家良培育的精品菊花不計其數,驚艷了中國菊壇還蜚聲了海外。1997年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了他“中國十大能工巧匠”稱號。
愜意生活
邀友賞菊蟲鳴蟹香
百年前的津城,不論是大戶人家還是普通市民,到了菊花最盛的時節,家里都要弄幾盆菊花來玩賞。天津園林史上占據重要位置的水西莊,當時就種植品種繁多的菊花,其中有一奇罕品種名“黃金印”,花黃色,形狀呈方形,仿佛一顆金印,這是水西莊中特殊培育而成的名品菊花,此花一旦移至外面,第二年即松且圓,不再是原來的形狀了。與“黃金印”同樣有名的另一名品為“芙蓉城”,是方形的粉紅色菊花,也是水西莊獨有的。一幅名為《慕園老人攜孫采菊圖》的長卷也展示了水西莊主人查日乾與家人、好友一起賞菊的情景,是天津早期菊花盛況的形象史料。當年,不僅大戶人家要辦“私家菊會”,普通人家也能找到自己的菊之樂趣。每到菊花開放的季節,清晨,津城街巷里常有挑著擔子售賣菊花的小販。愛花的人買上幾棵,培育得好了,就免不了請上三五好友,來看花飲酒。
天津人的生活永遠是要點兒小講究的,菊香滿城的時候,不能辜負了好花兒,當然還得配上點兒好酒、好茶、好玩意兒……據天津一些“老玩家”講,侍弄菊花,約友賞菊是個樂子,很多老天津衛傳承了這個季節的“儀式感”——請親朋好友來家里,顯擺一下自家養的菊花,討論著擺弄菊花的技巧,有時候也會為此“抬杠”,各有各的經驗,各有各的理由,不過,不論怎么“爭競”,最后大家都會圍坐在火鍋旁,聞著菊花香,喝著菊花茶,有人懷里揣著葫蘆,聽著草蟲叫喚,來一頓菊花鍋子,用的必須得是白菊,據說是因為白色菊無毒,而且香味馥郁。把剛開放的白菊摘瓣去蒂,跟魚片、蝦仁、肉片,加上粉絲、白菜心,放在鍋里一涮,又是花香又是鮮香,暖和又滋補。還少不了再來幾個滿黃的螃蟹,談天說地,空氣中彌漫著各種香氣,津腔津韻在室內回蕩。這樣的小日子,天津人就品出不少樂趣。
伴著菊花香,說說菊花之鄉天津衛的人情世故,養菊、賞菊的民風一直流傳至今,天津菊鄉的歷史遺存和文化內涵,就滲透在生活的點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