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又和阿爸來看戲嗎?”“是呀!”夜幕降臨,茂名市茂南區羊角鎮上庵黑泥塘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單人木偶戲培訓基地熱鬧起來,不少年輕人開著車和父母前來觀看單人木偶戲,一家人其樂融融。單人木偶戲是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該基地建成以來,不僅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文化動能。
目前,黑泥塘村建設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單人木偶戲培訓基地、農家書屋、鄉村大舞臺等場所。同時,當地通過文化墻等農村精神文明陣地,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規民約、孝道文化等內容,讓精神文明浸透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木偶戲活躍鄉間舞臺
木偶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單人木偶戲屬小班木偶戲,布臺簡單、一人操作,十分適合在農村流動表演。
為了將單人木偶戲和當地的歷史文化傳承下去,黑泥塘村大力建設文化基礎設施,打造了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冼夫人文化等精神文明陣地。
去年2月,黑泥塘村開設了單人木偶戲培訓班,先后招收近20名學生。“來,把手給我,拿著木偶,抓緊、轉動……”黑泥塘單人木偶戲傳承人趙善葵一邊舞動著手上的木偶,一邊傳授自己的藝術經驗,“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會配音、會操縱木偶,還要會制作,在表演的時候要靈活運用手勁來變動木偶。最關鍵的是要對木偶本身十分熟悉。”
趙善葵今年已88歲,仍全身心投入木偶戲的傳承。對他來說,把紅色教育和非遺文化相結合的作品搬上舞臺,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我準備把黨史學習教育和非遺文化結合起來,編排以紅軍革命故事、本地英雄歷史為主題的木偶戲。”趙善葵希望用喜聞樂見的表演藝術形式讓群眾了解革命歷史,讓廣大黨員尤其是青少年從中得到啟發、受到教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黑泥塘村一名村干部告訴筆者,每天來基地看戲的多為老年人,其子女會開車搭他們來看戲,“在這一來一去中,父母和子女之間感情也比以往加深了不少。”此外,培訓基地開放以來,木偶戲表演者有了組織,白天下鄉巡演,晚上回基地為村民表演,忙得不亦樂乎。
農家書屋成文明新窗口
非遺基地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農家書屋則成了村里孩子的書海世界。
近年來,黑泥塘村不斷創新形式為一老一少送上“文化大餐”。2019年,村里建設了一家農家書屋,切實解決了村民“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的問題。
“孩子們想要閱讀的書籍大部分都能在書屋里找到,不用專門跑一趟鎮上或市區的圖書館,很方便!”村民邱阿姨說,自從有了農家書屋后,她家的孩子經常約小伙伴一起看書,看電視、打游戲的時間減少了。
目前,書屋已配備5000多冊圖書,涵蓋了中小學生課外書、科技、歷史等領域書籍,較好地滿足村民的閱讀需求。書屋還利用“5G+”技術打造了“網絡+書屋”式的文化學習平臺,拓寬村民獲取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的渠道。村里安排了12名管理員負責書屋的設備維護、圖書歸檔分類等,每天都有專人值班。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國學課在書屋開講。孩子們穿著漢服跟“老師”一起朗誦國學經典,“老師”是來自社會各界的志愿者。
為充實農村少年兒童的課外文化生活,滿足不同年齡層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黑泥塘村以志愿服務的形式,組織熱心人士到書屋開展義務課堂、作業輔導和國學經典朗誦等。
現在,村中的小朋友課余時間都會往農家書屋跑,他們在這里學習黨史、觀看書籍、聽國學朗誦。農家書屋不僅成為了樹立文明新風新窗口,還成為了美麗鄉村的“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