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云:百病從寒起,寒從足下生。中醫學認為,人的足部是氣血運行,聯絡臟腑,貫穿經絡的重要身體部位。我們的雙腳分布有60余個穴位,有六條最重要的經絡,包括腎經、脾經、肝經、膀胱經、胃經和膽經。腎為先天之本,滋養各臟腑;脾為后天之本,化生食物中的精微物質滋養各臟腑;肝臟能調暢氣機,利于氣血的運行。膀胱經是循行于體表陽氣最大的經脈,能抵御外邪的入侵。我們的腳還與上呼吸道黏膜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腳部受涼可反射性地導致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抵抗力明顯削弱。于是,各種病菌就會趁此機會侵入人體,誘發感冒或支氣管炎等疾病,同時機體抵抗力下降亦可引起胃痛、婦女痛經等疾病。
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簡便的足部保健方法,日常堅持,可以為足下驅寒保暖,多有裨益。
艾葉泡腳
艾葉,性辛、味苦,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之功效,使用艾葉泡腳能夠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有祛寒的作用,可以排出體內的濕寒之氣。準備艾葉50克,加水1500毫升,大火煮開15分鐘左右,撈出艾葉,將已煮好的水放涼至40度左右,便可泡腳。用艾葉泡腳每周可進行2至3次,每次15至20分鐘為宜。
循環跺腳
我們的足底有很多穴位,跺腳的方式可以對足底的穴位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跺腳時血液暢通,氣血下行,腳上感覺溫熱,可以緩解腳部冰涼的癥狀??梢詫⒁恢荒_抬離地面四至五十厘米高度,跺下來使全身得到震動,再換另一只腳,雙腳交替輪流跺。一般進行5-10分鐘,以感到足部發麻、發熱、發脹時為宜。
靜定站樁
站樁養生是非常有效簡單的養生方法,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將上焦的火熱引到足下,以緩和下焦的寒涼。練習站樁,首先進行身體的放松,取站姿,雙腳分開與肩膀同寬,挺直上身,雙腿外撐,眼睛目視前方,收斂精神,全身繼續保持放松狀態,每次站樁保持5-10分鐘,可長期堅持。
踩趾壓板
趾壓板是近年來流行的一種游戲道具,常常出現在電視綜藝節目中,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使用它對足部進行按摩,通過踩踏趾壓板,對足底穴位進行刺激,已達到疏通經絡,驅散寒氣的效果。踩趾壓板時可以選擇軟底鞋或者不穿鞋,在指壓板上進行一些行走,感受指壓板對足底擠壓的力量。在練習過程中以舒適為主,不要過于追求強度,能感受到按摩的感覺即可,每次進行10至15分鐘。
原文作者
劉莉莉,天津雅安光電創業園區科學技術協會秘書長,天津市現代健康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人社局,衛健委備案職業技能標準編審專家。
陸小左,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工程學院院長,中醫診斷學學科帶頭人,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委員、臨床診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認證中心命審題專家。
鄭運良,新健康欄目特約顧問、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會長、天津市健康管理協會副會長、人社部心理咨詢師、公共營養師高級考評員、人社局營養配餐裁判員、天津餐飲協會膳食營養專業委員會顧問、天津疫情期間膳食營養及心理健康干預專家組副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