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兩天(11月7日)就是立冬節氣,津城家家戶戶可以守著暖氣,吃著餃子,暖房熱屋的小日子就是這么“得勁兒”。天津從2016年開始,連續6年將原來的11月15日開始供暖提前到11月1日,天兒還沒有“冷透”,家里的暖氣片已經散發融融暖意,暖了一戶戶人家,熱了民心。
天津人在有暖氣的屋子里露著腰,向別人凡爾賽式地炫耀。如今,全市的集中供熱普及率接近100%,家家戶戶有暖氣也成為最幸福的事。不過,時間倒退三四十年,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暖氣的普通人家還并不多。所以,很多“70后”“80后”還記得爐子長什么樣,而他們的父母輩、祖父母輩,更記得當年津城的冬天比現在冷,而家里的“熱乎氣兒”卻遠不如現在。享受著暖房熱屋,回憶一下“點爐子”和“睡火炕”的酸甜苦辣吧。
打煙筒套爐子
人間煙火過日子
現在,人們生活中必須得有的物件是什么?估計九成人告訴你:“手機。”這個問題放到三四十年前,包括更遠的年代,估計很多人會回答,生活里離不了的是“爐子”。誰家不得生火啊,冬天取暖,平時做飯,要不怎么能叫人間煙火呢?誰都不是神仙不食人間煙火,都得生火做飯,生爐子過冬。爐子,煙筒、各種點火用具,那是家庭生活必需品。當年,天漸涼的時候,胡同口、馬路邊就經常能看到有人在打煙筒、套爐子,叮叮當當的忙碌是在為隨后的寒冬做準備。
對天津生活有深入研究的民俗文化學者由國慶先生告訴我們:爐子,那是過去家家戶戶的“寶”,每一天的日子都離不了它。做飯、燒水、取暖……要讓它成為好用的生活工具,還得“伺候”好它。無論是簡易的鐵皮爐子、鑄鐵的“洋爐子”,還是用磚盤的大灶,置辦好以后,首要任務是為爐膛里均勻抹上一層泥巴,這活計,老天津叫套爐子。套爐子的目的一可隔熱,不至于短時間內燒壞爐子外皮,也可使爐子相對耐用;二是保溫防漏氣,這樣爐火更旺。套一回爐子大致可以用兩三年,日子久了,爐泥會開裂脫落,需要重新套一回。以前,套爐子這活兒基本上是家里男主人來干,泥料買回家,砸碎加水,和成比較硬的泥,再用火筷子連抽帶打,使其均勻熟透。套爐子時要先將爐箅取下,保持爐膛通暢。抓一塊泥,蘸一點水,一塊塊有序、用力地塞進爐膛,然后將泥慢慢弄勻弄光滑,并讓泥與爐膛貼緊,還要留好爐口、爐眼。套爐子可謂不大不小的技術活,講究膛肚大,爐口部位的收口要小一點,民間有“上頭伸進手,下面臥條狗”之說。這樣收拾好的爐子可以多盛煤球,用起來火力十足。有的人家貧困,套爐子找來些黃泥和麻絲,也能湊合。要是家里的男人“手笨”,只能找近郊的農民進城走街串巷吆喝套爐子的。那時候“花錢買服務”就意味著,你過日子的技能差點事兒。
至于打煙筒,那更是個技術活了,普通人不會干,那就到鋪子里去買,不過,也有手巧的,當年哪個小伙子要是說自己會“黑白鐵”打煙筒,那都好找對象。
拔火罐煤鏟子忙忙活活一家子
點爐子做飯、取暖并不是簡單事,由國慶先生給你說說“全套工具加全套工序”——除了爐子本身自帶的爐盤、爐蓋、封火蓋之外,燒煤球的爐子還需一套工具,比如火筷子、火鉤子、拔火罐、煤灰鏟、煤勺、煤叉子等,零七八碎的,缺一樣也不方便?;鹂曜涌梢园逊γ和毕氯?,給煤爐通通氣,還能將燒結在一起的煤球捅開?;疸^子可鉤爐盤、爐蓋、封火蓋,更可拉動爐下的箅子,抖掉乏煤。拔火罐用處大,拔旺爐火全靠它。早先,拔火罐有用礦砂燒制的,后來有了生鐵鑄造的或鐵皮打制的,一尺多高。也有人勤儉持家,找來廢舊滅火器罐改造一下,加上提梁,照樣管用。
對于生手來說,煤球爐子從點火到維護是挺難伺候的事,常常被熏被嗆被燙一通,依舊不得要領。生爐子要先準備好干劈柴、干煤球,點火前要將爐膛里昨夜燒剩的碎煤、乏煤倒出來,同時揀出十幾個較為囫圇的乏煤球,平鋪在爐膛內的箅子上,再撒上一層木刨花。點燃刨花,趁著火苗上來時加一層細碎的劈柴,一定要輕一點,以免砸滅引火。小劈柴引燃后再放大塊劈柴,待火再起就可添煤球了。首次加煤球不宜多,十幾個即可,也要輕放。接著罩上拔火罐,助燃效果顯著。濃煙過后,爐子就生著了。老街巷、老胡同里,每天早晨各家各戶門前由拔火罐拔出的煙霧騰騰而上,空氣質量肯定是不咋樣了。
聽過馬三立大師的“搖煤球”吧,好家伙,黃土摻上煤末子,拿笸籮一搖,弄得耳朵眼兒里都是煤和土了。在很多老天津人的記憶里,搖煤球見過,打煤餅子更是“從小培養”的生活技能,買來的整煤存好,剩下的煤末子和上水、黃土,弄成煤餅子往墻上一拍,等著曬干,再用煤鏟子劃出一個個小方格兒……這是那時候的“生活程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不少人家搬離了平房,住進了磚樓,煤球爐子的一統天下也被蜂窩煤爐子搶了風頭。每年冬天到來之前,家家戶戶開始儲備蜂窩煤,這時候,樓道的公共空間就被蜂窩煤和大白菜占領了。煤鋪管送煤,但工人只負責用車拉到樓下,您住幾樓都自己往上搬。大人孩子齊上陣,力氣大的一次搬七八塊兒,小孩子拎一塊兒也算幫忙。這時候,大小伙子是最“搶手”的,要是家里有正當年的女婿,那出力的時候到了,一趟又一趟,搬幾百塊兒蜂窩煤是考驗姑爺的最佳方式。兒子倒指不上,因為兒子給他丈母娘家搬煤去了。以前樓房里也沒暖氣,家家安爐子、排煙走煙道,所以,安爐子以前還得清理煙道,這個又臟又累蹬梯爬高的活兒,也基本上交給姑爺。
燉粉條烤棒子
坐在熱炕頭
嗑瓜子
“寒冬臘月大雪降,老兩口子爭熱炕。老頭兒要在炕頭睡,老婆兒不讓不讓偏不讓!”相聲里的定場詩,有意思吧。睡在暖暖的熱炕上,本身就是件有意思的事。文史學者侯福志先生在記錄他的故鄉往事時,就對溫暖的炕還念念不忘:過去,農民住宅里的臥室都是火炕,火炕連著堂屋灶臺,當用灶臺燒火做飯的時候,火炕會被燒熱。若在冬天和初春,睡火炕是很舒服的。灶膛里可以燒青棒子,去掉外皮,用鐵筷子穿進去,然后插入灶膛的灰燼,幾分鐘后,青棒子就被燒熟了,把冒著熱氣和清香的棒子粒放進嘴里,那滋味非山珍海味所能比擬。除了燒棒子外,還可以放在明火之上烤棒子,那清香的煳味同樣沁人心脾。在灶膛里烤山芋更是又甜又香。灶上做著飯,貼上一圈棒子面餑餑,在鐵箅子(用鐵絲編織的熥飯的器皿)底下是小米稀飯或山芋粥,有的時候是炒白菜燉粉條兒,鐵箅子上面還要蒸一鍋的山芋……
農家燒灶用柴火,有時也用麥秸、玉米骨、甚至枯樹葉……燒柴火的炭香味,飯香、菜香,再加上炕桌上的酒香和熱炕升騰起的暖意,一家人團團圓圓,有說有笑,喝茶、嗑瓜子兒,也是難得的享受。這樣的冬天樸實里透著對生活簡單的向往?,F在,農村家庭也很少用火炕了,但是,一些農家院和鄉村民宿卻又興起了燒火炕,讓游客們感受一下睡土炕的熱乎勁兒。
現在,每家每戶都有了暖氣,小孩子們不用再趕往學校做生爐子的值日生;年輕人不用再具備套爐子、搬煤的技能;老人們在暖和的屋子里喝茶、養花、聊天兒……不會被點火的煙嗆得咳嗽了。新能源的廣泛使用,也讓天空更藍,空氣更好,那些與臟和累相關的冬季生活走遠了,但是,人間煙火氣卻換了更溫暖的方式,融入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