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南京市公安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全市社會治安情況進行常態化播報。10月,全市110總警情量環比下降2.3%,電信網絡詐騙警情同比降幅達21.8%。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治理,全市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總體形勢正持續向好。警方提醒,“雙十一”將至,面對各類電商消費節,消費者仍要繃緊防騙的“弦”,避免落入電信網絡詐騙圈套。
“快遞員”找上門“理賠”著急挽損卻入了“套”
不久前,市民李女士到建鄴公安分局濱江派出所報警,稱自己被“快遞員”騙走了1萬余元。
10月19日上午,李女士接到一通陌生人來電,對方自稱是某快遞公司“快遞員”,告訴李女士她購買的商品在運輸過程中不慎丟失,快遞公司將對其進行理賠,需提供本人的支付賬號。
正巧李女士最近網購的商品還沒收到,于是便提供了自己的賬號。不一會,“快遞員”再次聯系李女士,稱李女士的賬戶存在問題無法理賠,需要李女士向自己的銀行卡進行轉賬,并一再承諾操作結束后會將錢退還。著急的李女士沒有多想,便按照對方的指示,陸陸續續轉了1萬余元。發現依然沒有收到賠償金后,李女士又一次向對方確認,這名“快遞員”竟要求李女士進一步開通某支付平臺貸款,稱只有開通貸款才能收到賠償金。這時,李女士終于意識到自己被騙。
“犯罪嫌疑人就是利用消費者遇到‘丟件’后,要求盡快理賠的著急心態,實施詐騙。消費者遇到此類情形,還是要冷靜處理,應第一時間與平臺賣家聯系,同時撥打快遞公司官方熱線咨詢確認。凡是以任何理由要求轉賬的,不要輕信,更不要按照對方指示操作,避免上當受騙。”建鄴公安分局反詐中心民警說。
“勸阻+宣傳”捂緊消費者的“錢袋子”
“這個肯定是冒充客服詐騙,你千萬不要再轉錢了。”聽聞同事謝女士講述了自己“購物退款”的遭遇,市民何先生第一時間對她進行了勸阻。
原來,家住南京江北的謝女士接到自稱是某購物平臺“客服”打來的電話,對方稱謝女士購買的化妝品有瑕疵,需要給她辦理退款。因為對方能夠準確說出謝女士的購物信息,謝女士便按照對方的要求進行了操作。然而,“客服”又稱謝女士的信用額度不夠,需要多次轉賬提高信用才能完成退款。為盡快拿到退款,謝女士通過銀行借貸了11.6萬元,準備分次轉入對方指定的賬戶。
好在,同事何先生不久前剛參與了江北新區公安分局組織的“石城百姓·平安扣”志愿者反詐宣傳活動,正好聽講了冒充客服的詐騙類型。于是他趕緊阻止了謝女士的轉賬行為,并將自己學來的反詐知識向單位同事進行普及。為構筑全民反詐的新格局,作為宣傳主力軍的公安民警用“鐵腳板”筑起了防騙的“銅墻鐵壁”。
11月5日上午,鼓樓公安分局漢中門派出所社區民警陸惠明早早來到了轄區菜鳥快遞驛站,在驛站門口的顯眼處張貼“雙十一”反詐宣傳海報。見到前來取快遞的轄區居民王女士,陸惠明還不忘上前介紹“假客服”“中獎免單”等詐騙手段,并反復叮囑她:“捂緊‘錢袋子’,‘雙十一’才算真的劃算!”
受陸惠明影響,驛站工作人員小趙也自發加入了反詐宣傳隊伍,“只要有人來取快遞,我都會嘮叨一句‘凡是自稱快遞公司主動理賠的都是詐騙,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鏈接和二維碼。’我想,只要我們說得多了,大家被騙的可能性也就更低了。”
請注意 以下是常見詐騙類型和慣用熱詞
“每年‘雙十一’前后,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詐騙警情數都會有一定程度上升。為此,我們專門對近年的警情進行梳理,總結了幾類常見的騙術,幫大家‘避坑’。”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
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詐騙中,犯罪嫌疑人通過非法途徑獲得受害人網購訂單數據,冒充客服以各種理由主動提出“退貨退款”及“理賠”。當受害人在看到自己準確的身份信息、產生了初步信任后,犯罪嫌疑人會進一步提出需要通過平臺認證等才可退款,誘導受害人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個人信息,或者誘導受害人開啟“視頻會議”“屏幕共享”等功能,竊取受害人操作時輸入的賬號密碼及填寫的個人信息,最后通過屏幕共享時看到的驗證碼完成盜刷轉賬。
“預售”類詐騙中,犯罪嫌疑人借助“預售”的營銷方式,以“預購”“限時購”“預先降價”等為誘餌,通過即時通訊軟件或手機短信發送包含木馬的鏈接。如果點開了,木馬病毒就會植入手機竊取用戶信息。此外,也有犯罪嫌疑人會在預購活動上“做手腳”,專門騙取消費者的定金。
刷單類詐騙中,犯罪嫌疑人冒充電商,以提高店鋪銷量、信譽度、好評度為由,假稱需要雇人兼職刷單。為騙取信任,犯罪嫌疑人開始會連本帶利返還,待受害人刷的金額越來越大,犯罪嫌疑人將以操作失誤、系統卡頓等種種借口拒絕返款,甚至誘導受害人繼續大額刷單。
此外,警方提示,犯罪嫌疑人使用頻率較高的“熱詞”有“視頻會議、開啟屏幕共享幫助操作”“賺差價、寫好評、做任務”“私下退款”等。一旦這些“熱詞”在消費者消費的過程中出現了,就得倍加警惕、謹防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