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一名老人把近50萬元現金放在家中兩年多。因為紙幣受潮發霉,老人使用了吹風機,不料一吹紙幣全都變成了“脆餅”,一碰就“掉渣”。老人的家屬求助到銀行,最終經工作人員處理,成功兌換了45.6萬元。
儲存不當易致人民幣受損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如今雖多使用移動支付,但仍有不少人保有在家中存放現金的習慣,一些老年人還會在家中存放大量現金。“藏錢”地點各種各樣,書里、抽屜或柜子里,甚至是塞在被子里或藏在墻縫等隱蔽的場所。久而久之,很多人便忘了這回事。等到要用時,才發現原本好好的錢,已經受潮發霉或被蟲蛀鼠咬了。
在秦淮區某銀行網點,前來領養老金的市民孫奶奶便告訴記者,自己還是習慣用現金,錢在銀行存一部分,也留一部分在家里以備不時之需,“萬一有個什么事,孩子們也好找。”當記者問及家中錢一般放哪兒,會不會被蟲咬或受潮,孫奶奶表示,“我用布包得好好的,放起來了,不會有蟲子的。至于受潮了曬曬就好啦。”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存放現金,可以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注意用火用電的安全。手頭有較多現金時最好及時存入銀行。”南京某農商行鼓樓支行的工作人員介紹。
錢幣不慎受損應這樣做
“人民幣受損,要讓專業的人來處理。”工商銀行南京分行某網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人民幣的耐濕性還是比較好的,他曾經遇到市民誤把人民幣機洗了來銀行兌換,也遇到過錢在家里放了很久,粘在一起的情況,但因為對方沒有貿然進行二次處理,所以錢幣是很完整的,沒有受到二次損傷。
該工作人員建議,一旦在生活中遇到錢幣破損情況,最重要的是保持現狀,第一時間將受損錢幣全部“打包”送往就近的銀行交由專業人員進行處理,市民不要進行暴曬、撕扯等“補救措施”,避免受損錢幣遭到二次損傷。
上述南京某農商行工作人員也表示,曾有位八十多歲的老奶奶賣了一夏天的西瓜,攢了一萬五千元都放在一個皮夾子里,卻不料家中意外失火,“血汗錢”成了“火燒幣”,“還好她女兒把所有的錢幣包著,原樣不動地帶到了我們銀行,最后分揀、整理后,兌換了一萬兩千元。”
另一位銀行業內人士特別提醒,很多市民在錢幣出現破損時,會用紙或膠帶粘一下。這時須確保粘貼的是同一張紙幣的殘幣,不能用來自不同紙幣的殘幣“拼湊”成一張“縫合幣”。
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有何標準?
殘缺、污損人民幣是指票面撕裂、損缺,或因自然磨損、侵蝕,外觀、質地受損,顏色變化,圖案不清晰,防偽特征受損,不宜再繼續流通使用的人民幣。特殊殘缺污損人民幣是指票面因火災、蟲蛀、鼠咬、霉爛等特殊原因,造成外觀、質地、防偽特征受損,紙張炭化、變形,圖案不清晰,不宜再繼續流通使用的人民幣。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辦法》第四條規定,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分“全額”“半額”兩種情況。能辨別面額,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圖案、文字能按原樣連接的殘缺、污損人民幣,金融機構應向持有人按原面額全額兌換; 能辨別面額,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圖案、文字能按原樣連接的殘缺、污損人民幣,金融機構應向持有人按原面額的一半兌換; 紙幣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額的一半兌換;票面剩余二分之一以下,不予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