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探訪發現,在南京,很多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和行為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他們抱團攢錢、堅持“只為剛需買單”,愛上二手市場,拒絕“閑置浪費”,只買對的,不買貴的。還愛“比較”,比誰的價格更劃算、比誰更能挖掘“平替款”、比當月誰更節儉……
抱團記賬、攢錢
“以前我是個標準的‘月光族’,每個月工資吃吃用用就沒了?,F在基本每月都會余下兩千多。”剛工作兩年的陳麗告訴記者,自己已意識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陳麗還通過社交平臺找到了不少“同道中人”,“我們建了一個群,叫‘攢錢大戶群’,大家會在群里分享經驗,也互相幫助比價,月底互相還要比比看誰更節儉、攢得多。”陳麗介紹,“群友”已呈現越來越愛“比”趨勢,如果有人發掘了物美價廉的寶藏店鋪,則會成為大家求分享的焦點。
隨著陳麗的介紹,記者發現年輕人攢錢的主要方式是抱團、記賬。在一家個人生活記錄平臺,與“記賬”相關的筆記有超過8萬條,數萬人分享自己的記賬工具及省錢小妙招。打開用戶畫像多為二次元年輕人的B站,搜索關鍵詞“攢錢”,數個UP主分享的相關主題短視頻播放量高達數百萬,彈幕也上萬。
“記賬后,發現真的有很多支出沒必要?,F在我基本是只買生活必需品了,努力做到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花。”95后的劉帥告訴記者,記賬后,自己每月可以省下近兩千塊。2021年《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顯示,年青一代每月儲蓄比例正在上升,月儲蓄金額均值為1624元。
“二手經濟”火爆
那曾經“買買買”的非必需品,如今如何處理?“都沒有浪費。”劉帥打開了一家二手物品網絡平臺,向記者展示個人交易記錄。記者看到,通過平臺,劉帥已賣掉了7件閑置商品,“都是七八成新的,其中有個運動包,買回來后幾乎就沒用過。”劉帥表示,除了“賣賣賣”,他還通過平臺買了不少二手商品,“每次成功賣出一件,或淘到一件好商品,都會由衷產生一股滿足感,覺得自己賺到了。”
大學生小高冬天剛在電商平臺賣了一部二手手機,而這并不是他第一次賣二手手機,“我是一個數碼‘發燒友’,在換手機方面要控制住雙手著實有點難,但也絕不浪費,替換下來的手機幾乎都在二手市場賣掉了。”
據有關機構公布的《2021中國閑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顯示,中國二手閑置商品的交易規模從2015年的3000億元左右,增長到了2020年的破萬億,且幾乎覆蓋了所有的消費品品類。而90后是閑置交易的主要人群,一線城市活躍占比更為突出。
為省錢找替代品
近日,2021年消費領域的五大熱詞公布,“平替”一詞入選。“平替”二字,即花更少的錢去尋找效果體驗相當的產品。采訪中,記者也注意到,“平替”的確高頻出現在很多南京年輕人口中:“萬物可平替”“平替是真香”“性價比才是王道”……
市民黃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經常買化妝品的“平替”,主要因為一些高端、大牌的化妝品,雖然使用效果不錯,但一套基本都在四位數以上,而“平替款”也能達到一定效果,價格卻只有小幾百。“我們幾個好友經?;ハ喾窒碚业降?lsquo;平替’化妝品,看誰更‘火眼金睛’。”黃女士說。對年輕人來說,只要做好“功課”,萬物皆可“平替”。從護膚品到香水,從零食到衣服,從小家電到家具,在分享類社交媒體上,記者輸入“平替”二字,各類花式“平替”攻略便沖入視野,相關筆記有26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