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個小時,一塊泥巴便在朱建東手中鮮活起來:糖畫師傅、疊元宵的老爺爺、做歡喜團子的老婦人……小泥人個個表情夸張,形態各異,煙火氣升騰的熱鬧街景,記憶中老南京人的年味浮現眼前。年味漸濃,在建鄴區西祠文化產業園,“南京泥人”非遺傳承人朱建東正不停地趕著“捏人”,將全新“出爐”的新年主題作品送去參展。
“從來沒像今年春節這么忙。”記者見到朱建東時,他正在工作室和學生交流捏泥技巧。大約10分鐘后,他沒用任何輔助工具,只靠一雙巧手,便通過捏、塑、搓、揉、摁等技法,將一塊紫砂泥變成一個張著大嘴、憨態可掬的泥人。展示架上,神態各異的生肖拜年虎、機靈虎、萌娃虎、“虎媽貓爸”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它們個個色彩飽滿,或寫實,或抽象,或卡通,讓這一方天地頓時變得可愛而親近。
相比往年制作生肖系列泥人不同,今年朱建東將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尋味新年·南京老行當”。“‘老行當’記錄著中國傳統社會從衣食住行、民俗風情到禮儀文明的點點滴滴,不僅是青少年的鄉土教材,也是老年人的憶舊懷古。第一批參展的南京老行當泥人系列,主要圍繞老南京人過新年展開,包含吹糖人、歡喜團、賣花燈、捏面人、賣橄欖等場景。”朱建東一邊忙著給泥人作品“賣元宵的大鍋灶”上色,一邊向記者介紹道,老南京新年的家常氣息還留在他的童年記憶里。
1994年朱建東從學校畢業后,一直從事雕塑、泥人的工作。朱建東介紹,南京泥人以小巧、簡練、夸張、變形、純樸、明快見長。在題材上,多反映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在構思上,追求匠心立意,并強調情趣;在色彩上,追求裝飾效果,“三分塑七分彩”,在形式上,著意夸張,在對比中求整體。“表演里講情緒記憶,我捏泥人也是先有情緒記憶,再靠肌肉記憶,有了對生活的觀察,手上的力道是大是小,如何走向,就是水到渠成、一氣呵成的事了。”閑聊間隙,朱建東道出自己的“捏泥”心得。
怎么解鎖南京老行當的前世今生?這一組泥人系列,朱建東也沒少花心思——先考證人物的背景,再給每個人物寫故事腳本,方才動手。“比如一個行當,從什么時候出現的,有什么講究,服飾和工具什么樣,為什么手里要拿這個東西?都需要搜集資料和考證。”朱建東解釋道。
老行當“賣橄欖”就引起了他的好奇,“南京人稱橄欖為青果,是梅子一類的零食。長腰腰的,中間鼓鼓的,像個元寶。大年初一,有客人來拜年,茶中一定放兩只橄欖,叫喝元寶。這風俗在南京久盛不衰,人人喜歡,圖個大吉大利,也是大多南京人過年家家必備之物。”在搜集老行當的過程中,一些有趣的民間故事也被朱建東記錄下來。
“那時,南京走街串巷的老行當少說也有三四十種。”朱建東說,逢年過節,吆喝聲?;仨懺谀暇┑拇蠼中∠?。歡喜團是過年的吉祥物,取其歡歡喜喜,和和美美之意,小販沿街叫賣“炒米粑粑歡喜團”,市井百姓聽了都會產生好感; 城南深街小巷傳來“篤篤”的梆子聲,大家就知道賣元宵的擔子來了,那時元宵的品種不斷翻新,每個小擔都有自己的主打產品。
除了“尋味新年·南京老行當”系列,朱建東還創作了“智取威虎山”“紅燈記”紅色主題教育系列泥人。他的泥人很少單獨售賣,更多的是以文化合作項目的形式出現。捏了20多年泥人,朱建東除了自己“玩泥巴”,更希望竭盡所能將技藝傳承下去,因為泥人承載著他的夢想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