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虎年來臨之際,外賣送餐又迎高峰。1月26日下午1時許,記者在秦淮區長白街上遇見一位女外賣騎手正在某餐飲店門前等餐。頭盔下,她的臉頰精瘦,手戴一副起滿了毛球的紅色毛線手套,一身明亮的黃色制服,電動車上一箱待送的新鮮美食。等餐間隙,她從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個被壓變形的面包,匆忙咬了一大口。“再跑兩天,就準備休息休息,年夜飯的菜還沒準備好呢!”這位女外賣騎手叫張禮秀,今年已經是她做外賣配送員的第三個年頭了。她告訴記者,丈夫也是一名外賣配送員,他倆今年都不打算回老家,計劃除夕和初一在家休息一下,陪陪孩子,初二就會“返崗”繼續送外賣。“過年期間站點值班人少,還有加倍工資跟小額的補助,可以比平時多掙些,站點上很多男外賣配送員過年期間一天都不休息。”
在多數人印象里,外賣配送員都是“小哥”,今年44歲的張禮秀是一名別樣的“外賣小哥”,她既是媽媽,也是妻子、女兒,更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女騎手。在張禮秀工作的站點就有8位和她一樣的專職女外賣騎手,她們巾幗不讓須眉,用一部手機、一輛電瓶車撐起一個家,跑出幸福感。
張禮秀是安徽蕪湖人,她和丈夫結婚二十多年來,二人一直在玄武區后宰門街經營一家砂鍋店,因為店面是自己的,所以即便生意平淡也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但開餐飲店實在是太累了。”張禮秀說,她每天早上五點就要到店燒煤生火,晚上生意才會好一點,他們幾乎每天都要忙到深夜才能打烊休息,長此以往的勞累,沒時間照顧孩子不說,還使她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
“有一天,一個外賣配送員在店里等餐時,跟我們閑聊,說起外賣配送這個行業時間自由,收入也可觀,當時我就心動了。”張禮秀和丈夫思索再三后,決定由丈夫先轉行做外賣配送員“試水”。因為配送制度按訂單計費,跑得多收入自然也多,張禮秀的丈夫每天在大街小巷里奔波的時間超過13個小時。勤懇的付出,自然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丈夫第一個月的收入讓二人欣喜不已,沒過多久,張禮秀索性關了店鋪,也加入到了外賣配送員的隊伍中。
張禮秀說:“剛開始送餐,沒有什么經驗,路也不熟,就是那種蠻干、傻干,送完一單接著一單,也不懂,第一天也就送了二十單。”大約干了兩三個月之后,她摸索出了送餐的一些小技巧、小竅門,比如會根據飯店出餐的快慢拿餐,出餐快的,先去拿;慢的進店跟飯店老板溝通一下,看看幾分鐘出餐,把時間合理利用,省出來的間隙還可以再送一單,現在她每天上午十點半出門工作,到下午五點結束回家,一天的送餐量在60單左右。
“每天中午還能回家給丈夫和孩子做頓飯,收入也比原來高了。”張禮秀美滋滋地告訴記者,三年里,她和丈夫靠著送外賣把家里的老房子翻了新,還更新了一批家電、家具。“再努力個幾年就能買輛車了,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因為常年在附近送餐,張禮秀和一些顧客都越來越熟悉,逐漸成了朋友,能讓他們第一時間吃上熱乎飯菜,張禮秀也覺得很有成就感。她告訴記者,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個暴雨天,她送餐遲了近一個小時,本以為顧客會責怪她,沒想到送上樓后,開門迎接她的卻是顧客早早準備好的熱姜湯。“近年來,國家和省市各級層面都先后出臺了很多維護外賣配送員正當權益的政策,使得我們這個群體的社會地位逐步提升,歸屬感和幸福感也更強了。”
“即使不回老家過年,南京也讓我感到很溫暖很親切。”張禮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