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楊朝清
又是一年畢業季。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高校畢業生開始主動選擇延期畢業。在過去,學生“延畢”的原因通常不是考試掛科、論文被斃,就是學分未修滿等,是學生們被迫的選擇。而近年來,一些學生為了繼續在校園里享受相對低廉的生活成本、便利的復習空間,甚至通過“主動掛科”等方式獲得延畢的資格。而不同高校對“延畢”所持的不同態度和應對措施,又導致不同地區的學生們有著不同的選擇和思考。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延期畢業的大學生大都是因為身體不好、能力不足或者學習態度有問題,導致學分未修滿、畢業論文沒過關從而難以按時畢業,也正因如此,在過去,延期畢業的學生很容易被人另眼相看,甚至“延畢”本身也不是什么好事。不過,時代又發生了新的變化,一些畢業生“不走尋常路”,開始主動選擇延畢。這背后顯然有更深刻的社會現實和更復雜的心理動因。
伴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化階段過渡到普及化階段,供求關系的變化導致大學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就業壓力。既要滿足畢業所需的各種條件,又要尋找未來的出路,一些高校畢業生為了打破時間沖突和角色緊張,就想方設法在學校多留一段時間,而延期畢業剛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緩沖地帶和彈性空間。利用主動延期畢業爭取到一定的過渡期,方便畢業生將更多時間投放到實習、考證、求職、備考等方面,通過自我調試的方式來拉長畢業時間軸,從而實現魚和熊掌兼得的結果。
主動延期畢業看似“慢人一拍”,實際上是一種“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權衡與考量。延期畢業從極少數人的“無奈選擇”到成為部分人的“主動選擇”,不僅見證了社會變遷帶來的深刻變化,也見證了“意義之網”的重塑與更新。家庭經濟狀況的改善以及家庭結構的小型化,讓一些大學生即使延期畢業也沒有那么大壓力,甚至還能得到家里的支持。這些也為高校畢業生主動延畢提供了客觀條件和情感支持。
在利益主體多元化、價值觀念多樣化的當下,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也應該被尊重和包容,延期畢業也不應該被誤解成是學生因為學業不精、能力不足才不得已的選擇。畢竟,大學生并非一個同質性的整體,而是具有鮮明的異質性。那些經過深思熟慮的“不走尋常路”,本質上也是在用時間換空間,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和可能。高校要尊重和回應學生們的利益訴求,為學生們營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所謂社會時鐘,本質上是一種文化建構,反映的是人們所嵌入的社會的一種期望,即“什么階段應該干什么事情”。不過,具體到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上,就不宜要求他們的每一步都踩準大眾的節拍。雖然畢業生主動延畢表現出逆社會時鐘運轉的特點,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的選擇都是錯的。如果總用老觀念、老眼光來看待延畢生,很容易打擊到他們的自信心。畢竟,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節奏,年輕人追求差異化、個性化的發展應該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面對“主動延期畢業”,高校也應多些包容與體諒,健全和優化彈性學制,避免出現學生為了延畢故意掛科的情況。說到底,人生沒有統一的模板,不妨給予青年人更多的時間和選擇。(北京青年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