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工作座談會在廣州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工作座談會精神,表彰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先進單位和優秀作品。
會上提出,要錨定“走在前列”總目標,尊重創作規律,打造全領域統籌、全生命周期扶持、全要素配置、全鏈條開發、全方位宣推的文藝創作生產體系,著力構建文藝創作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廣東如何開創文藝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五個全”進一步明確發展路線圖:
(資料圖)
一是加強全領域統籌。統籌抓好重點工程,統籌抓好重點項目,統籌抓好各類主體,統籌抓好文藝評論。廣東設立省文藝精品(文藝人才)專項扶持資金,對電影、電視劇的創作扶持最高2000萬元一部,對舞臺藝術項目扶持最高1500萬元一部,對文學作品創作扶持最高100萬元一部。
發揮“五個一工程”、精品扶持計劃等重點工程引領帶動作用。省文化和旅游廳實施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省廣電局實施現實題材影視精品工程;省文聯積極推動廣東改革開放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我們的新時代”主題歌曲創作征集等;省作協組織好“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和“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
一批優秀作品獲廣東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二是堅持全生命周期扶持。在前期采風醞釀階段要把好導向關、論證關;在立項階段要把好選題關、主創關;在生產階段要把好文本關、質量關;在演出播出階段要把好宣推關、輿論關,提前組織策劃宣傳報道和文藝評論,形成聲勢、擴大影響,以質量取勝、以人民認可為先,扎扎實實地抓出質量、抓出精品。
三是優化全要素配置。文藝人才資源方面要堅持引育并舉,要花大力氣培育本土人才,促進青年骨干成長;柔性引進院團顧問、藝術總監等領軍人才。
在創作資金資源方面要堅持科學適度,把好鋼用到刀刃上。要結合項目定位需要盡可能保障作家、藝術家不為經費所困,讓他們回歸藝術生產本身安心創作。
在平臺機制方面要堅持制度創新,省文化和旅游廳在省藝研所設立了劇目策劃中心,省出版集團在花城出版社成立了花城文學院,省電影局正在籌建影視協拍機構,高位推動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廣東人民藝術劇院等平臺建設,探索粵港澳文藝合作創作的模式機制,取長補短、形成合力。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預計今年末完成施工建設。南方+記者 石磊 通訊員 夏子涵 攝
四要推動全鏈條開發。要打通不同藝術門類,做好“一魚多吃”的文章。要敢于擁抱技術進步,以數字化為文藝創作賦能提質,運用好廣東的科技創新優勢,加強文藝數字化、智能化前沿技術開發應用。
要打通事業產業,實現“雙輪驅動”。構建藝術培訓、廣告經紀、道具生產、影視數字大棚、動漫制作、衍生文創、語音視頻等產業集群,構建演出、影視、桌游、劇本殺、網紅攝影地、休閑娛樂、購物餐飲等消費集群,以文藝IP打造主題樂園、主題酒店等文旅融合項目,不斷開發新的消費場景,著力打造國際演藝之都。
露天音樂節成為不少年輕人追捧的演出形態。
五要強化全方位宣推。要強化線上線下聯動。要建立文藝項目宣傳營銷機制,發揮主流媒體在規模聲勢和聚合效應方面的優勢,積極對接年輕人聚集、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網絡平臺,打造“現象級”話題或“爆款”產品。
要強化大屏小屏聯動。用好公共空間,統籌各類文藝陣地,推進文藝作品進校園、進景區、進社區。
要強化內宣外宣聯動。要積極推進國際傳播,開展多層次對外交流,辦好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中國佛山大灣區功夫電影周等活動。開發符合國外受眾需求的文化和旅游產品,打造對外交流品牌,積極開拓海外文化市場,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展示中華文化。
(來源:南方+ 記者:徐子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