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紅包封面的“生意經”
請注意 定價賣的紅包封面都是騙局
虎年春節在即,為了能在發紅包時展示一款好看的“皮膚”彰顯個性,不少網友對微信紅包封面顯示出了濃厚興趣。于是,小小紅包封面背后,悄然形成了注冊、售賣等產業鏈,也滋生了灰產亂象。日前,“微信珊瑚安全”公眾號發布提醒,稱“要買的微信紅包封面都是騙局”,用戶不要相信網上有償出售的紅包封面廣告。
封面爭奇斗艷 實為展示引流
封面右側,山岳之間祥云浮動,點開后,大幅代言人照片閃過,仙鶴仙鹿競相飛出……臨近新春,微信紅包的花樣正逐漸升溫。諸多品牌商家紛紛推出各自定制的微信紅包封面,以期贏得網友歡心。微信甚至設立了“新年紅包封面”專場,網友可提前查看多個品牌所定制的紅包封面款式,選擇心儀封面,按照發放時間點擊領取。
據了解,微信僅向紅包封面制作者收取1元1個費用,不向使用者收費。即企業若向網友發放1萬個微信紅包封面,需繳納1萬元費用,網友則可免費領取使用。記者領取到一款來自某美妝品牌的紅包封面,并向朋友發送了一個紅包。對方打開時,彈出醒目的動畫宣傳“典藏版禮盒”。輕點畫面,還會顯示“進入小程序”的提示,直接向品牌銷售平臺進行引流。
由此不難理解,企業愿意花錢在紅包封面上“爭奇斗艷”,吸引用戶領取使用,主要還是為了“引流”。當用戶向其他人、甚至在微信群中發放紅包時,對品牌的信息、產品包括購買途徑等都是一種展示和送達。1元1個的紅包封面換得可觀的曝光量和潛在客源,對品牌來說無疑是很劃算的。
代辦權限認證 一月獲利數萬
品牌紅包畢竟個數有限,也有網友不希望紅包封面上帶有明顯品牌標識,只想單純要一款好看的封面。由此不少腦筋活絡者紛紛打起主意,并從中獲利。
其實,在紅包封面上做文章并不是今年才有的新鮮事兒。早在2019年,企業微信便上線了這一功能。由于未在普通用戶中流行開來,沒有太過火爆。而2020年底,伴隨微信紅包封面向所有人開放,即成為春節期間的“流量擔當”。
據官方信息顯示,目前企業認證公眾號和個人用戶均可注冊、發放紅包封面。如果是個人用戶,需要注冊開通視頻號并有100粉絲基礎。雖然相較2020年底的“至少達到1000粉絲”有了大幅簡化,但若視頻號粉絲連100個也沒有,又想定制紅包封面,該怎么辦呢?
以紅包封面、創作權限等為關鍵詞搜索,記者發現網絡平臺上出現了不少宣稱可代辦“創作者權限認證”的商家。一位賣家表示,代辦個人定制權限需要提供姓名、身份證號、郵箱以及視頻號,收費100元,會在48小時內開通。事實上,“代辦權限”的奧秘非常簡單,即賣家替個人視頻號“充粉”以達到100個粉絲的最低要求。
如果已有個人權限,提供圖片,賣家也可代辦封面定制后續步驟,一張圖片收費50元。該店鋪月銷量顯示“1000+”,意味著即便全部以50元的最低售價計算,賣家月收入也妥妥超過5萬元。當完成注冊和定制步驟并通過審核,用戶即可向微信官方交費下單。每個紅包封面價格1元,使用期限為3個月。
售賣利潤可觀 分銷生意涌現
企業出于宣傳推廣考慮,愿意自掏腰包制作封面,免費發放給網友使用。而不少人自行定制紅包,則是奔著售賣去的。
在網購平臺,紅包封面相關商品琳瑯滿目。記者購買了一款小老虎圖案的封面,標價5.8元。下單后賣家發來一個序列號,發送紅包時將該序列號進行添加,封面即進入到可選圖案列表中以備使用。
記者注意到,大部分靜態圖案的封面售價在5至10元之間,動態視頻封面則可賣到近20元。較之付給官方的1元費用,轉手間便可輕松賺取幾倍到十幾倍的利潤。
此外,在親自售賣紅包封面之余,還涌現了不少更加“外圍”的生意,即招募替自己賣紅包封面的“代理”。在多個社交平臺上,都可以很容易找到招募紅包封面代理的帖子和信息。一些帖子中還標注“日賺百元很輕松、日進千元不是夢”等字樣。
記者以希望成為代理為由,聯系一位紅包封面賣家。對方發來自己紅包封面批發店鋪的二維碼,表示可以有兩種方式合作。其一為直接在他店里“拿貨”,即付費購買紅包封面序列號,然后每個封面可以自行加價在任意平臺銷售。這種模式下,每個紅包封面會以標價4到5折的價格向代理者出售,成功售出的話,代理者的利潤較高。
另一種方式,則是代理者自己開設微店,申請成為他店鋪的分銷商,這樣就不需要拿貨,直接“幫著”賣他店鋪里的款式。這種模式下,約定每個紅包封面給到代理者的價格為標價的6到7折,與代理者實際售出價格之間的差價,即為代理者的利潤。
警惕下架風險 提防錢貨兩空
事實上,微信紅包封面自推出之日起便明確規定,定制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用戶收取費用。
為規避監管,商家多宣稱售賣壁紙、表情包等,順便“贈送”微信紅包封面。但依舊存在被查風險,一旦被查封下架,用戶購買的紅包封面即便未滿3個月使用期限,也將無法再用。不久前,有知名博主在店鋪中銷售壁紙,同時“贈送”紅包封面,即被投訴下架。該博主發布通知,稱會通過短信免費為“贈品”失效的用戶補發一款新贈品,一時被視作良心商家。但評論中仍有不少用戶表示,“買了四個封面,只補一個”“客服不回復”“沒有收到短信”等等。
除了下架風險,付費購買紅包封面的用戶可能還會面臨受騙風險。在黑貓投訴平臺,圍繞這一話題有多位消費者投訴稱,“購買時承諾是永久封面,到期了就不給續約,客服也不回復”“購買紅包封面后,聯系商家遲遲不發貨,全部是機器人自動回復。申請售后,客服直接強制關閉,無法繼續申請,貨和錢都沒有了!”
“微信珊瑚安全”公眾號發布提醒稱,“最近發現有不少網友在購買紅包封面時被騙,騙子謊稱自己有大量紅包封面序列號出售,定價不貴、花樣繁多。有人前來問詢,騙子便以幾元到數十元不等的價格叫賣。交易時騙子又會避開平臺,稱序列號是虛擬商品,買家必須先款后貨。而一旦收到錢,騙子便會發去虛假序列號,或者干脆拉黑刪人?!?本報記者 魏婧 師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