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滿淠河,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物華天寶氣象萬千的大別山,已然是久負盛名的天然氧吧。如果滿目靈山秀水化作一杯美酒,會成就怎樣的驚艷?
有著“世界美酒特色產區”“中國生態白酒之鄉” 等諸多美譽的霍山,正是大別山的支脈。更巧的是,霍山也剛好坐落在地球北緯30°即聞名遐邇的“中國白酒黃金帶”上,所以才有了沐日月光華、醞天地靈氣的生態佳釀——迎駕貢酒。
在如詩如畫的山水間釀出的美酒有何神妙之處?由鳳凰網與迎駕貢酒聯合打造的《大駕光臨》欄目,將在第二集中,迎來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和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兩位酒類權威專家,他們將在濃郁的酒香中為大家揭曉,釀酒匠人與大自然這最好的釀酒師,相融共生的奧秘。
取自然之法合天人之美
宋書玉介紹,酒最初是自然釀造,含糖含淀粉的物質,只要溫度和濕度適宜,在人類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的作用下,自然發酵就可以產生酒。人類出現以后,在與自然的互動過程中才發現了酒的存在。
原來大自然才是最好的釀酒師。
目前,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九千年,在河南的舞陽有一個賈湖文化遺址,當時發現了一個陶罐當中有殘留的酒。
酒出現在人類社會以后,人們最早用它來祭祀,因為酒是神圣的自然賜予人類的神秘物質。古代很多酒器都是禮器,都與宗教活動有關聯,隨著釀酒業的發展,酒才逐漸廣泛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
從自然釀造到釀出天人合一的美酒,不得不說人類先祖的確很聰明,他們通過長期觀察大自然中野果谷物的自然酒化現象,開始模仿這一過程,逐漸學會了釀酒,不僅運用“自然發酵”釀酒,而且發明了曲粟釀酒。在迎駕集團糟坊村里,至今還保留著被列入“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踩曲技藝。
在中國白酒傳統釀造中,將谷物轉化為酒精,都需要借助微生物來完成,這些微生物的培養載體就是制酒中用到的曲,制作酒曲便是釀造白酒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所以其實我們所有的白酒廠都有這道工序。
徐巖在欄目中介紹,中國白酒與世界上的所有其他蒸餾酒都不相同,即便同樣是谷物釀造,威士忌與白酒的差異還是很大,因為中國人發明了酒曲,發酵曲本身就是從環境中獲取微生物,用現在最先進的生物技術檢測,其中大概有400多種微生物參與了整個發酵過程。所以中國白酒最能夠體現生態特征,全部是生物轉化。
白酒釀造發展到今天的天人合一,不僅需要匠心工藝,也需要看得見的大生態和肉眼看不見的微生態,三者相得益彰才能成就一杯廣受歡迎的佳釀。
開窖、起糟、潤糧、拌料、裝甑……迎駕貢酒堅守傳統五糧工藝經90天發酵、69道工序才鑄就了其濃香爽口的品質特點。
而這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手工參與完成,同時還要輔之以眼看、耳聽、鼻聞、口嘗進行檢測,嚴苛的標準被迎駕釀酒師代代相傳,工藝上精益求精,一顆匠心盡在令人陶醉的舌尖上慢慢暈開。
而迎駕貢酒之所以敢引領生態釀造這一理念,也離不開霍山獨具特色的山水。
一方水土,釀一方美酒?;羯娇h內佛子嶺景區作為國家級AAAA級旅游風景區,擁有萬畝翠竹、連綿青山,優越的生態讓剮水水質天然純凈又健康,這份自然的甘甜已走進城市的千家萬戶,這里的水質常年都在二類以上,而用竹根剮水釀造的迎駕貢酒也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迎駕酒廠所在的大別山是國家生態功能區的核心區域,森林覆蓋率達76% 以上,霍山是中西部第一個國家生態縣,是休閑的凈土、養生的天堂。全縣有海拔千米以上高山31 座,海拔1777 米的大別山主峰白馬尖雄踞境內,還有南岳山鐘靈毓秀。此外,生態霍山也是藍喉蜂虎、白鶴、天鵝等候鳥遷徙的重要中轉地。
霧時則見云煙在下,峰露石尖,隱見天表。置身此地,但見云在下,峰在上,腳下云煙往返,云纏霧繞,急聚急散,氣象萬千,恍若登臨仙山瓊閣,立于峰巔遠眺,天高地闊,茫無涯際,萬山隱隱,千山攢翠,云低霧靄,嶺似象馳,恰似世外桃源。
植被豐富,物種眾多,有了這道美麗豐饒的生態屏障,屬北亞熱帶溫濕季風區的霍山自然也就成了醉美之地,再加上極致的時光沉淀和匠心勵練,終成舌尖美味。
相融共生 綠色生態
迎駕貢酒在釀酒的同時也時刻對大自然心懷敬畏之心。一直崇尚“大自然是最好的釀酒師”的迎駕貢酒董事長倪永培,在帶領迎接貢酒引領生態白酒釀造之路的同時,也在竭盡全力讓自然生態、釀酒微生態、美酒和諧共生,不僅融合傳統工藝不斷獲得創新突破,也一直走在生態釀造的前沿。
近年來迎駕貢酒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思路,通過科技攻關,率先在全國食品釀造行業推行生態釀造循環系統,實現了企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完美融合。
“讓美酒不光質量好,同時也環保?!彼螘裨跈谀恐斜硎?,消費升級后,消費者愿意支出更多的成本去買好酒喝。作為企業來講,也從原料釀造工藝各個方面去不斷地提升和優化,也希望酒企能夠做到回歸社會。
“迎駕貢酒酒廠的循環系統是個很好的循環經濟樣板,我們看到迎駕在生態釀酒這方面也是一個典范。迎駕貢酒不僅僅是把生態釀造當成一個營銷的概念,而是落到實處?!毙鞄r在欄目中表示。
在徐巖看來,生態釀造仍面臨很多挑戰,包括既要做好酒,也要保護好菌群。酒企有責任維護好大的生態,維護好大的生態才能保護好我們的微生態。
中國酒業通過建立產區表達來呼吁大家系統認知和合理保護美酒的原產地,從生態原料到當地獨特的風土氣候,都需要系統區分和管理,才能進一步進行細致研究和保護。
宋書玉表示,推動生態釀造不斷地進步和發展,需要中國白酒生態研究院、中酒協、大專院校和迎駕貢酒共同努力。作為酒業人我們要感恩自然,對大自然有一種尊重、一種敬畏,其實保護自然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天人合一,美美與共。我們需要美麗的大自然、美酒、美好生活,一起相融共生。讓我們走進新一集《大駕光臨》,共同領略美酒之鄉的醉人山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