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徽池州1月30日電 (記者 張強)冬季是升金湖最“熱鬧”的時節,每年會有數以萬計的候鳥在這里越冬。遠眺,“貴客”們或翱翔天際、或低頭覓食、或水中漫步,與周圍村莊、山巒、樹木,構成一幅“人鳥和諧”的生態畫卷。
升金湖位于安徽池州、皖江南岸,處在全球候鳥主要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水鳥遷徙通道上,因湖中日產魚貨價值“升金”而得名。2015年,安徽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入編《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候鳥與升金湖周圍山川構成一幅美麗畫卷?!⊥魵g喜 攝升金湖與長江貫通,水產、水禽等水生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每年10月下旬到第二年的4月上旬,隨著長江進入枯水期,湖水消退形成草甸、沼澤和淺水區,這與候鳥遷徙時間吻合,給候鳥提供了優越的生存環境。
據安徽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資源保護與利用科科長宋昀微介紹,每年在升金湖越冬鳥類有190多種,其中屬于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以上的近40種?!笆澜绗F有15種鶴,中國有9種,升金湖就有白鶴、白頭鶴、白枕鶴和灰鶴等4種,因此升金湖亦有‘中國鶴湖’之稱?!?/p>候鳥在水面上覓食?!⊥魵g喜 攝
宋昀微說,升金湖鶴類中,白頭鶴數量超300只,占中國白頭鶴總數逾兩成,是世界種群數量最大的白頭鶴天然越冬地。同時,在這里越冬的東方白鸛總數約250只,約占世界總數的八分之一。
時至農歷年底,升金湖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期,來這里觀鳥的游客也多了起來。升金湖候鳥“保姆團”的工作量也大了許多。
候鳥在水面嬉戲?!⊥魵g喜 攝東至縣大渡口鎮林業站站長汪歡喜從事保護候鳥工作已有三十多年,他利用業余時間拍攝候鳥,如今已是小有名氣的拍鳥“達人”?!耙郧叭诉€沒走近,鳥就會警覺地飛走了,現在鳥兒們有時還會繞在人邊上飛?,F在游客也都很自覺,大部分都在車上遠遠觀鳥,以防驚擾它們?!?/p>
汪歡喜說,過去周圍村民為了生計,圍湖造田種莊稼、在湖里捕魚養魚,不僅出現“人鳥爭食”的狀況,升金湖的生態環境也遭到了破壞。如今,升金湖環境問題得到很大改善,老百姓的意識也提高了,莊稼吃了就補種,沒有再出現人趕鳥的情景?!昂蝤B數量每年都在增加,種類也越來越多,今年已經突破10萬只?!?/p>候鳥在水面上覓食?!⊥魵g喜 攝
近年來,池州市開展升金湖湖區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統籌協調水資源平衡,摸索建立跨區域生態補償機制等;開展以鶴類、雁類為主要對象的監測科研活動。目前,升金湖保護區核心區做到了無船、無網、無人,水質有了提升。
同時,池州市東至縣開始實施“人退鳥進”政策,實行退耕還濕、退漁還湖、退岸還林。截至目前,該縣累計在升金湖功能區內生態復綠2000畝,沿湖鄉鎮完成植樹造林1.5萬畝,美麗濕地景觀重現。
候鳥在升金湖水面上自由搖曳?!⊥魵g喜 攝此外,東至縣將約3.5萬畝圩口流轉給池州市升金湖生態保護發展有限公司,實行統一管理,用做候鳥覓食地。
池州市升金湖生態保護發展有限公司管護部部長張忠建介紹,該公司從村民手中流轉湖邊田地,2021年在適宜區域種植茭白、蓮藕、芡實等綠色水生植物近2萬畝?!耙环矫婷阑?、凈化環境,另一方面供每年來過冬的候鳥們享用。目前只種不收,不考慮經濟效益?!?/p>
張忠建是在湖面的捕魚船上出生的,家里世代以捕魚為生,當地實行退漁還湖政策后,他被分配到池州市升金湖生態保護發展有限公司上班。
對于從“捕魚隊長”變成“候鳥保姆”,張忠建坦言,原先在湖里捕魚,住在湖中間的水泥船上,不僅辛苦還很危險,孩子就學、老人就醫、出行等都是問題;隨著過度捕撈,魚資源也越來越少?!拔覀兺说煤馨残?。政府給予住房安置政策,在公司上班,保障性好,生活穩定?!?/p>
接受記者采訪完后,張忠建和同事們又投入巡湖工作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