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再融資新規實施臨近兩周年之際,融資市場持續活躍,大手筆募資頻現。
2月8日晚,天華超凈拋出一份46億元的定增計劃,主要投資于氫氧化鋰相關項目,擴大鋰化工業務。
《證券日報》記者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2月9日,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再融資規模達1126億元(含增發、配股和可轉債)。其中,定向增發募集資金為534億元,可轉債募資規模達566億元。
從今年定增規模來看,按上市日計算,在36家實施定增計劃的上市公司中,東方盛虹以約123億元的募資額居首,用友網絡以近53億元的募資額居次席,新天綠能募資額也超40億元。在行業分布上,實施定增計劃的公司主要集中于計算機、電子、機械設備三大行業,每個行業均為4家。
與此同時,今年可轉債融資情況良好,這主要歸功于個別公司的大筆融資,后續發展仍有待觀察。今年可轉債566億元募資規模中,興業轉債的發行規模達500億元,占比接近九成。
“受益于申購門檻低、交易靈活、風險相對較低等優點,可轉債這一再融資的重要方式,近年來發展迅速。從去年情況來看,轉債市場迎來了較好的發展行情,市場轉股溢價率出現明顯抬升??紤]到去年轉債市場的轉股溢價率已處于高位,配置性價比降低,今年轉債二級市場表現或不如去年,相應地,一級市場發行也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蹦持行∪毯暧^債券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再融資新規于2020年2月份發布后,再融資市場快速發展壯大,定增為主流募資方式。Wind資訊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再融資規模分別為1.13萬億元和1.2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2%、8.7%。從定增規模占比來看,2020年和2021年的這一數據分別為73.4%和73.7%。
在聯儲證券總經理助理尹中余看來,定增受青睞主要由于再融資新規放寬了條件,調整了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價和鎖定機制,將發行價格由不得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九折改為八折。而且,相對配股和可轉債等其他發行方式,定增門檻較低也是其逐漸成為募資主流方式的原因之一。
分上市板塊來看,主板公司仍為定增募資的主力。數據顯示,上述36家公司中,來自主板的公司達23家,創業板公司為12家,另有1家為科創板公司。
記者注意到,北交所已有諾思蘭德等3家上市公司發布定增方案,其中兩家已獲受理,年內有望完成。
“北交所部分上市公司融資需求迫切,今年或將成北交所再融資大年?!北本┠仙酵顿Y創始人周運南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從最早的精選層設立算起,32家北交所公司距離首次公開發行已過去一年半,很多公司在進精選層時公開發行融資金額并不多,因發展的需要迫切需求再融資,這種需求的集中爆發決定了今年或將是北交所再融資的大年?!敖ㄗh進一步完善審批制度,簡化審批流程、加快審批速度,進而提升北交所的再融資效率,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p>
證監會在召開的2022年系統工作會議中強調,突出“穩增長”,不斷提升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力。繼續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業內專家認為,常態化形勢下,再融資市場穩步增長成為趨勢,定增在再融資中的地位將持續提升。
尹中余預測,今年定增在再融資結構中的份額會繼續上升,鞏固其主流地位。其中鎖價發行的數量或將穩步提升,該發行方式可以幫助企業引入戰略投資者,這對于國企混改和行業上下游整合將會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定增市場的兩極分化或會愈加明顯。優質公司定增將備受市場追捧,而質量較差的小盤股公司發行難度會進一步增加。(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