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中安時評:為消費者護航,讓更多的人“敢消費”
又是一年“3·15”。這些年,小到一件衣服,大到住房、汽車,侵害消費者的權益的事件不斷發生。2022年消費維權年主題是“共促消費公平”。
近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創造良好消費環境上取得了長足可喜的進步。同時也要看到,我國消費環境還存在薄弱環節,一些漠視法律底線的商家、不法分子在食品藥品上動手腳,直接威脅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部分網絡商品和服務存在質量缺陷、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虛假宣傳等問題;大數據殺熟、隱私數據被泄露等侵害消費者權益,引發公眾質疑與擔憂......消費者保護事業還任重道遠。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著力適應群眾需求、增強消費意愿。一方面,確保產品和服務質量誠信既是安全生產和放心消費的關鍵,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應該對消費者和社會的必然承諾,更是提高供給質量的有效實踐。另一方面,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從消費已成經濟增長主動力的趨勢來看,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對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越來越重要,應成為持續強化的長久之策。
那么,如何維護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是需要各方齊心協力,構建消費者保護共治體系,協同改善消費環境。首先,企業要扛起保護消費者第一責任人的主體責任,真正以消費者為中心,自覺誠信守法,才能從源頭保障產品和服務質量,減少市場風險和消費糾紛,從長遠贏得市場競爭。行業協會商會要真正對企業負責,發揮好自律作用,督促企業積極提升消費品質、化解消費糾紛。
其次,各級政府要切實履行市場監管與消費維權職責,正確處理監管與發展的關系,把消費環境和營商環境協同起來抓,通過抓監管、抓維權來優環境、促發展。法院要認真履行審判職責,強化司法為民,維護消費者權益,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檢察機關要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持續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公益訴訟工作。各級紀檢機關要強化政治監督,壓緊壓實市場監督管理等相關部門主體責任,督促加強市場監管,全力破解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當然,消費者自身也需增強法律意識,樹立科學、理性、健康、綠色的消費理念,提升自我預防風險、依法維權的能力,積極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保護消費者,使命光榮、責無旁貸。只有嚴守消費安全底線,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執法力度,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才能促使越來越多的人“愿消費”“敢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