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廢棄礦山變青山 礦業大省河北綠色轉身
中新社記者 李曉偉
“以前這里布滿了廢棄的小煤窯,現在路修好了,山也綠了?!甭皆诩议T口的九龍山礦山生態修復公園,60歲的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康東村村民李天生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座公園所在的武安九龍山地區,地下煤炭資源豐富,20世紀八九十年代,該區域布滿煤礦、煤場和“散亂污”企業,曾經巖石裸露、滿目瘡痍。李天生回憶說,以前很多附近居民都曾在這些小煤礦工作,但由于環境污染嚴重,不少年輕人選擇離開家鄉。
近年來,九龍山眾多小煤礦陸續關停,2019年,當地全面實施九龍山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昔日的渣山如今綠樹成林,成為當地知名的生態景區,還帶動附近上百名居民在景區就業?!霸谕夤ぷ鞯哪贻p人都愿意帶著孩子回來轉轉了?!崩钐焐f。
作為礦業大省的河北,最多時曾有2萬座礦山,礦業曾長期是該省重要的支柱產業。憑借豐富的礦山資源,不少地方的百姓鼓足了“錢袋子”,但也丟了“好日子”:山體破壞、植被損毀、河水污染、事故不斷。近年來,“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河北省先后開展了露天礦山污染深度整治、露天礦山污染持續整治三年作戰等專項行動,有效改善了礦山生態環境。
走進河北廊坊三河市東部礦區治理區,原來沿路滿目的殘山、斷壁披上了綠裝?,F今這里的“千畝林地、萬畝花?!?,已成為京東市民旅游休閑“打卡地”。
由于長期高強度開發,三河市曾積累形成了突出的礦山生態環境問題。2018年,該市需完成治理的87個責任主體滅失礦山仍有35個未完成治理。
近年來,當地通過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礦山修復治理,拓寬了資金渠道,同時因地制宜實施了引水上山建環山路、覆土復綠植樹造林、規劃布局建旅游點等一系列措施,并對東部山區產業發展進行全面規劃設計,實施休閑游憩、綠色康養、科研展示等產業和項目,全力發展鄉村旅游。截至目前,三河市全部完成礦山修復治理任務,治理面積達22平方公里。
在位于石家莊市井陘縣南固底村西南的廢棄礦山上,由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委托省地礦局國土資源勘查中心實施的“河北省太行山區礦山掌子面治理技術試驗”項目正在進行。過去這片寸草不生的陡峭山體上,如今已爬滿綠色藤蔓植物,一些喬木、灌木、花草也在石壁上扎下了根。
“礦山治理最難的就是這種高陡掌子面,因為它存不住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和土?!焙颖笔〉氐V局國土資源勘查中心技術人員張晶旭說,該試驗目的就是為攻克太行山區礦山掌子面治理難題打下基礎,為礦山生態修復提供可推廣借鑒的經驗。
一年來,技術人員探索出嵌入式植生槽、開階式植生槽、植生孔、微地形改造、掛網客土噴播等一系列工藝流程,并篩選出適宜在掌子面綠化的喬、灌、草、藤等植物,還開展了土壤改良、養護優化研究,形成了一套集成技術,總治理面積144畝,可復耕的土地約80畝。
“現在的試驗區生態環境明顯不一樣了,鳥多了,還有蛇和野兔?!睆埦裾f,項目研究成果已在河北多地開始推廣。
據河北省自然資源廳統計,截至2021年底,河北全省4330處、30余萬畝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修復治理任務已全部完成。2019年、2021年,該省先后兩次在全國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完)
關鍵詞: 生態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