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高龍安)21日,第二屆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同發展論壇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開幕,論壇旨在探索更適合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同發展的路徑,推動吉林省黑土地產業鏈、供應鏈可持續健康發展。
本屆論壇由吉林大學與中國農業銀行主辦,以“協同保護黑土地 合力筑牢金糧倉”為主題。
去年7月舉行的首屆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同發展論壇,設立了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同發展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以攜手推進黑土地保護與利用項目的運作,形成資金、項目、人才和政策集聚的協同效應。
梨樹縣農田風光。(資料圖) 高龍安 攝吉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鄔曉東表示,開展黑土地保護與利用,要加快建設黑土地保護“一張圖”大數據平臺。突出數字賦能、強化信息手段應用、統籌各部門數據資源。
鄔曉東表示,要大力推廣“梨樹模式”,加快提升技術到位率,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在吉林省22個典型黑土區縣市完成好2500萬畝保護任務。協同抓好鹽堿地等后備耕地資源綜合利用,為“千億斤糧食工程”提供基礎支撐。
據悉,“梨樹模式”是梨樹縣與中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共同研究,以秸稈還田為核心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據相關部門監測,采取“梨樹模式”5年后,表層土壤有機質增加20%左右,有效減少了土壤風蝕。
吉林大學黨委常委、副書記韓喜平介紹,去年9月,該校成立了“吉林大學黑土地研究院”,整合地學、理學、農學、工學、管理學等多學科力量,組建7個研究團隊和4個研究基地,推進相關科研工作。并針對松嫩平原西部蘇打堿土問題,提出了鹽堿地改良的“吉大方案”。
中國農業銀行吉林省分行黨委書記劉世安提議,聯盟全面對接黑土地保護“梨樹模式”現代農業生產單元試點示范建設,聚焦土地集約經營、農資農機購置、農業社會化服務、收儲加工銷售等各環節,發揮聯盟作用,助力“梨樹模式”升級和省內更大范圍推廣應用。(完)